青州城,知府衙門里張燈結彩,青州知府慕容彥達正在設宴招待登門拜訪的西門慶一行。青州兵馬總管秦明與兵馬都監黃信都在酒宴上與西門慶相見,眾人推杯換盞,相談甚歡。
西門慶在席間也向打聽他近況的慕容彥達和秦明、黃信等人介紹了一些金國做生意的異域見聞和從登州西來途中的景象。
西門慶在萊州城與趙明誠、李清照夫婦相聚后,參加了一場李清照主持,萊州士子們齊集的詩詞雅會。
在文藝女青年李清照那雙美目的殷切期望下,西門慶不得不再次隨口背了兩首后世的詩詞,贏得了滿堂喝彩。
贏得萊州士子的心后,西門慶又在趙明誠、李清照夫婦的陪伴下游覽了萊州城西的東海神廟。筆趣庫
萊州城的東海神廟建于漢代,與曲阜孔廟、泰山岱廟并稱“甲于天下”,為歷代王朝祭祀東海之“圣地”。
在中國古代,有崇祀“岳鎮海瀆“,即祭拜名山大川的禮制或文化傳統。西漢時期的天文學家與星象學家根據星象的位置,經過縝密考察、測算定位,得出朝廷祭海祭龍的最佳位置應在一國之東的山東萊州的海邊。
史書上記載的秦始皇、漢武帝、漢宣帝等皇帝均到萊州祭海。萊州城西大約十八里外的海邊修建了專用于祭海的海水祠。
大約一百五十年前的宋太祖開寶六年,朝廷在前代海水祠基礎上,大刑土木,擴修了東海神廟,并立碑。
萊州民間相傳,宋太祖趙匡胤當年曾在萊州掖縣落難,被敵兵追殺。他單身躲進海水祠,安然脫險。宋太祖趙匡胤認為是神仙在保佑他,在他登基后,即派大將鄭子明來掖縣,重修東海神廟。
自宋太祖起,朝廷將祭海之事做了定制,記于志中,以后歷代帝王均循此禮。東海神廟正式成為皇家祭祀的場所,祭山到泰山,祭海到東海神廟。萊州的東海神廟與泰山的岱廟具有同等地位。
每年的立春之日,萊州東海神廟都要舉行祭海典禮。其它凡天子巡狩、發兵之前,國有大災,國君有病,都要舉行隆重的祭奠,祝告山海,祈福消災,以求海神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因此,東海神廟是萊州境內的一個有文化有歷史的去處,據說,大殿四壁彩繪海神龍王出宮入蹕圖,所繪諸神形態各異,造型威武,栩栩如生,相傳為唐代大畫家吳道子所畫。
為了向西門慶顯示自己的誠摯之意,趙明誠、李清照夫婦特地陪同西門慶前往那東海神廟祭海祈福,并一同游覽廟中的名勝古跡。
在東海神廟盡情游覽一番,祭奠了海神龍王,為自己新建的水軍祈福后,西門慶在廟外與趙明誠、李清照夫婦分手,帯著隊伍離開萊州,再馬不停蹄地穿過濰州后,來到了這青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