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難怪,畢竟這場金遼兩國的戰爭,說到底就是女真人與契丹人之間的恩怨情仇。
身為契丹人,雖是得到了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的大度赦免,并讓他們繼續為大金國效力,但從民族情感的角度而,此刻耶律撻不野等契丹將士不免有些尷尬無奈。
對于原本的上京留守耶律撻不野而,雖是官復原職,但完顏阿骨打皇帝又將盧彥倫提拔到與自己相當的地位,顯然權力受到了制衡,再不能大權獨攬。
宦海沉浮多年的耶律撻不野,自然明白個中滋味。顯而易見,在投降的上京城遼國官吏將領中,金國的女真人在契丹人和漢人之間,更信任漢人一些。
現實如此,只能心照不宣,且小心翼翼地走一步再看一步吧!
西門慶騎馬立于完顏阿骨打與完顏繩果父子身后,看著他們嫻熟無比地對上京臨潢府的投降遼軍拉攏、分化和利用,心下也是大為欽佩。
這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不愧是開創國家的一代雄主,他不僅行軍打仗神鬼莫測,橫掃天下無敵;在御人治民,籠絡安撫人心這方面,亦是手段高明。
面對這樣的強者,遼國的天祚帝豈能不敗?
這些時日跟隨金軍作戰,西門慶也是逐漸了解了金軍如何攻略蠶食遼國領土。
金國的女真軍隊雖然擁有強大的戰斗力,可以在野戰中痛擊遼軍,可是目前兵力還是太少,不足以占領廣闊的遼國疆域。
因此,金軍一直以來的戰略就是引誘遼軍決戰,用野戰軍團在城外大量殺傷遼軍主力。
待到遼軍戰敗,遼國城池望風而降時,金軍通常只是在城外受降,然后就讓城中的遼國投降官吏繼續治理當地百姓,為金軍提供錢糧即可。
金軍如此處置,就不會將數萬金軍分散到一個個占領的城市中,避免了軍力分散,不利大軍團作戰的弊端。
至于已經降伏的城市是否會復叛回歸遼國治下,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君臣并不在乎。
哪個州縣復叛了,金軍就會集中兵力再次攻打,趁機又引一支遼軍出來,在野戰中殲滅。就這般往復拉鋸,直殺到遼軍再不敢來與金軍爭奪失地,州縣也不敢再降而復叛為止。
遼東的東京路,咸州路等地的一個個城池,就是被金軍用這樣的策略反復拉鋸,殲滅遼軍無數后,徹底鞏固的。
毫無疑問,對于兵精將勇而人數較少的金軍而,這是目前最好的戰略。
西門慶穿越前,曾經看過一個偉人論戰時說過的名:“人存地亡,則人地皆存。人亡地存,則人地皆亡。”
很顯然,這個道理,金國的完顏阿骨打明白,而遼國的天祚帝卻是一竅不通。
如今對上京城的處置,依然是金國一貫堅持的策略。
,無彈窗閱讀請。.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