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仝急忙答道:“不敢欺瞞恩相,小人在濟州鄆城縣曾經擔任過都頭,身負緝捕盜賊之責,的確與那梁山泊中的強盜多有沖突,得罪了一些賊人。此番梁山強盜前來,或許也有此緣故。不過,單只為了小人,那梁山泊也不需來這許多人,或許那些賊寇還另有陰謀。小人從前就聽聞這滄州橫海郡的‘小旋風’柴進性喜結交江湖好漢,昨夜在混亂中又曾聽賊人口中說到柴大官人,因此小人懷疑那些梁山強盜前來滄州作亂,與那柴進脫不了干系!”m.biqikμ.nět
朱仝這些語,也是西門慶與他在路上商議好的。朱仝早知柴進與宋江等人多有聯系,此時為了洗清自己,當然是不會再替柴進隱瞞,而是要借機將麻煩都推給柴進。而對西門慶來說,也必須引得官軍前去捉拿柴進,查封他的莊園。如此真真假假,柴進等人上山后只會認為自己的萬貫家財全部落入滄州知府的手里,不會明白究竟是甚么人襲擊洗劫了他的莊園。
果然,當滄州知府聽說是柴進在背后策劃了這起針對他的陰謀時,頓時信以為真,勃然大怒地分付身邊虞候速去點兵,自己要親自帶兵上門捉拿反賊柴進。
對于柴進、西門慶這種地方豪族來說,是各州縣地方官治理地方最為關注之人。
若是地方豪族支持州縣地方官施政,則諸事順利,地方官員很難不出政績。就如西門慶之于陽谷縣知縣和鄆州東平府知府,就是他們很好的助力。
而若是地方大豪族不支持州縣地方官員,則要在這種地方出政績,那可就是難上加難。而柴進柴大官人,顯然就是這后一種地方豪族。
柴進這廝依仗著有祖傳的“誓書鐵券”,專與官府暗中作對。包庇罪犯、培養亡命,怎么搞亂地方,他就怎么來,歷任滄州知府對這個前朝皇室后裔大是頭痛,恨不能懲戒一番,只是苦于沒有好的機會。
去年滄州遭遇水災,那柴進身為滄州第一大戶豪族,有錢去養一幫亡命,卻舍不得出錢幫官府賑濟災民。為了此事,滄州知府與柴進之間頗有一些過節與不快。
此時聽說柴進參與了綁架自己小兒之事,知府立即聯想到往日與柴進之間的不睦,再無半分疑慮,認定了必是柴進為了報復自己,勾結梁山泊的反賊來滄州作亂。
柴進這廝如此膽大妄為!饒是知府是個讀書人,此時也難以克制胸中的怒火,那有著兩道血痕的白凈面皮也變得有些猙獰。他對西門慶再次鄭重致謝,請西門慶先在府中歇息,待自己捉拿逆賊柴進之后,再設宴答謝。
緊接著,知府又讓朱仝再辛苦一趟,隨自己一同前往柴進莊上抓捕柴進和梁山群賊。知府這番語,顯然還是將朱仝視作心腹之人。朱仝自然是振奮精神,高聲領命。
西門慶可是惦記著柴進莊上的情況,于是他上前一步說道:“在下也愿助相公一臂之力!”
δ.Ъiqiku.nē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