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酒醒后,西門慶邀請馬擴來到練兵場上,讓他與眾好漢會面,各自展露自己的本領。欒廷玉的槍棒之術、焦挺的徒手搏擊、相撲之術和西門慶的刀術都讓馬擴嘆為觀止。
在練兵場邊,馬擴也對西門慶說了現在朝廷武舉如何考試。
北宋元豐元年,朝廷頒布了《大小使臣試弓馬藝業出官法》。該法規定武舉第一等的要求是:步射一石弓,十發三中;馬上能射七斗弓,并掌握五種馬上格斗武藝。通過這兩關之后,還要文試,答《孫吳兵法》題,寫《時務邊防策》,從中擇優錄取。
宋徽宗大觀四年時,規定每次武舉只取十人,所以,要想中舉,不僅要精通馬步武藝,還得熟讀兵書戰策。
西門慶聽了,心道這武舉的步射、騎射和馬上格斗都難不住自己和欒廷玉。可是文試對于沒有讀過古代兵書戰策的自己來說,那難度可就頗大了,幾乎沒有勝出的機會。欒廷玉以前學過兵書戰策,這武舉對他來說應該難度不大。
這馬擴敢于去參加武舉,也是一個能文能武的人才呀!要對他多加籠絡,日后為我所用!
西門慶問馬擴最擅長甚么武藝,馬擴說自己原本是狄道人,擅長騎射。西門慶聽了眼前一亮,就請馬擴上場一試。
馬擴上得馬來,策馬狂奔,把弓拉得如同滿月,對著箭靶射了五箭,箭無虛發,全部中的,向眾人展示了他高超的箭術。
西門慶看了,一時技癢,也上馬演示了自己從周同那里學到的連珠箭術。
西門慶的連珠箭讓欒廷玉和焦挺等人齊聲叫好,也看得馬擴眼花繚亂,讓馬擴對西門慶的騎射之術佩服得五體投地。ъiqiku.
西門慶有心籠絡這馬擴,從練兵場回到府中后,就將周同送給自己的秘籍《射術精要》借給馬擴一覽,馬擴連夜琢磨之后,汲取了周同的經驗,自己如同醍醐灌頂,箭術又提升了一些。
馬擴為西門慶這種毫無保留所折服,欲先回報西門慶一二。他知道西門慶在操練義兵防御梁山強盜,就將自己隨身攜帶,日夜研讀的《武經七書》送給了西門慶,并與西門慶、欒廷玉等進行了交流,幫助西門慶日后訓練士兵陣法。
《武經七書》是北宋朝廷作為官書頒行的兵法叢書,它由《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七部著名兵書匯編而成,可以說是集中國古代兵法之大成。這本書對提升軍隊冷兵器作戰能力十分有用。
當然了,對于現今的西門慶來說,要找一本《武經七書》并不是難事。馬擴送給西門慶這本《武經七書》,其珍貴在于書上有許多馬擴讀書時的筆記以及他的老師對此書的講解指點。
西門慶粗閱了一下馬擴送給他的《武經七書》,發現馬擴所記錄的他的老師的點評頗有見地,就問馬擴,這位教授他兵法的老師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