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天意風流 > 第 8 章 第 8 章

                第 8 章 第 8 章

                李稚今日心情相當不錯,傍晚回家時他給楊瓊捎了點梅子荷葉糕。楊瓊上回在他的極力推薦下也品嘗了下那家小店的糕點,一口咬下去,原本有點懷疑的眼神瞬間變成了震驚,從此兩人都變成了那家店的忠實主顧。

                李稚提著糕點推門進去,忽然他愣住了,院子里多了一頭高大的青牛,牛也發現了李稚,瞟了他一眼就轉開了視線,繼續歪著嘴咀嚼著草葉。

                李稚:“……”果然是每天推開家門都能有新發現!

                楊瓊正在后院卷著褲腳扎籬笆,砍成半人高的竹子堆在一旁,他抬手抽出竹子用力地插進了土中,舉起鐵鍬咚咚咚敲進去,他把竹子用繩子固定住,一點點往外圍扎,看起來這工程已經快要竣工了。滿頭大汗的楊瓊聽見腳步聲回頭看去。

                “喲,這么晚才回來啊?”

                “今天府庫事有點多。”李稚將糕點遞過去,“給你買了點糕。”這陣子他在紅瓶巷當差,那地方不成文的規矩很多,多虧了楊瓊不時的指點他才能這么順利地接手各種活,后來為表感謝,他經常給楊瓊帶些好吃的,楊瓊也把他當朋友,想吃什么就大方地和他說。

                楊瓊一看見那包裝,立刻說:“梅子糕!”

                李稚點了下頭。楊瓊打了半天樁正好也累了,索性先把手頭的活放下了,兩人來到院子里的石桌前坐下,楊瓊懶得洗手,在大腿上拍了兩下,直接拿起一塊糕就往嘴里扔,“好吃。”

                李稚看了眼院子里那頭牛,“這是……”

                “文尚書家的牛。”

                文尚書李稚是知道的,吏部尚書文晏,楊瓊的頂頭上司,“他家的牛怎么會在這里?”

                楊瓊就跟聊“今天天氣怎么樣”似的隨意說:“御史臺今日剛下發的諭令,他被罷免下獄了,朝廷抄了他的家,金吾衛今天來來去去跑了幾十趟,我正好路過看見他家的牛在大街上沒人要,順手給牽回來了。”

                “……”李稚被震驚了。

                楊瓊看他這副表情,笑道:“沒事,一頭牛而已,沒人會管。”

                “不是,我是想問文尚書怎么會被罷免下獄?”

                楊瓊吃著糕點的動作一停,“哦,好像是他玩忽職守辦事不利,上面的事情誰知道呢。”楊瓊一副已經看破紅塵的樣子,吏部這兩年換了二十多個尚書,平均一個月不到換一個新的,所謂的清涼臺走馬燈早就聲名在外,他們這些底層官吏都習慣了,純當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李稚有些匪夷所思,“這么頻繁的調動,不會出事嗎?”

                “出事又能怎么樣?”楊瓊笑著給李稚也遞了塊糕點,“天塌下來自有高人頂著,砸不到我們頭上,何況這些年吏部本就清閑,事情都在三省那里辦完了,一個空架子倒了就倒了。”楊瓊完全沒有操心生計的自覺,關心這些破事還不如多關心這頭無家可歸的牛,“你瞧這牛多漂亮,這水靈靈的眼睛像不像個小姑娘,大家閨秀!”

                李稚望向那頭啃著草皮的大家閨秀,“你要把它養在后院嗎?”

                “是啊。”

                李稚想了下還是閉上了嘴,算了,他也不好說什么。

                楊瓊對自己牽回家來的這頭牛那是越看越滿意,他走上去伸手摸了下那兩只油光水滑的角,牛低低地哞叫了一聲,楊瓊的眼神真的像是在看著個小姑娘,“你若是會開口說話的話,你會說什么呢?眼見著他起高樓,眼見著他宴賓客,眼見著他樓塌了,真沒意思是不是?”他輕笑著重復了一遍,“沒意思啊。”

                李稚看著楊瓊月下撫著青牛的身影,他在這一刻似乎察覺到了一種很隱秘的情緒,就這么靜幽幽的在這個深夜中蔓延開,卻又最終了無痕跡。當時的他很難描述這種微妙的感覺,直到很久之后,李稚再回憶起那一天,他才終于明白那種感覺是什么。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興于微瀾之間,天下局勢將變未變,小人物聽見了巨輪遙遙碾過來的隱約轟隆聲,卻無力發出任何的聲音,聞美人死而往赴憑吊的王孫寫好了詩稿,最終卻只能揚灰風中,任憑它吹往青云四海,在那一刻這顆心也終于獲得了片刻的自由與安寧。

                楊瓊牽著他的牛往后院走了,庭院中枇杷樹葉沙沙地響,李稚坐了一會兒,也起身回屋了。

                李稚照舊隔幾日就去謝家送一趟書,他一直沒再撞見過謝珩。皇帝沉迷修道服丹,已經十幾年沒有上過朝了,盛京的官員也免了上朝,謝家人深居簡出,平時很少出府,倒是時常有人前來拜會。李稚這身份進不去內院,他也就沒再見到過謝珩,但偶爾能見到他們家那位二公子謝玦穿戴整齊出門會朋友,謝玦自然不會留意李稚這么個小人物,雙方也沒有交集。

                這一日,天氣熱的厲害,李稚按照約定的時辰去謝家送書,門僮剛進去通報,盛夏的雷陣雨說下就下了起來。李稚迅速從馬車底下抽出油篷布蓋在了書箱上。今天瓊林苑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李稚站在門口等了很久,到了傍晚才出來了幾個人,為首的人渾身精瘦,簡單的書吏打扮,看上去四五十多歲,一開口就讓他幫著把書先搬進長廊去。

                李稚第一次進了謝家庭院,一眼望去庭院平坦開闊,地上鋪著成塊的青石,兩側半舊的烏木長廊上繞著深綠的蘿藤,大門右邊有兩株幽黑的老松樹,這座三百多年的老宅并不像李稚想象中那樣奢華貴氣,反而很古樸空曠,整個畫面中最炫麗的反倒是雨水,成片地砸落下來跟碎了滿地的水晶琉璃一樣。筆趣庫

                這就是清涼臺最煊赫的門庭,開門如見君子其人。

                李稚聽人說過,謝氏最早起于晉中西陵,其先祖謝皓是執掌周禮的大禮官,同時精通玄道,后世道教修史,將他列為晉中六位羽化登仙的人物之一。謝家是晉中第一高門,最顯赫時一代出了四位宰相,直到謝洪忽然罷相歸鄉,這位先代名臣退仕后在桃林隱居四十余年,寫了三百首詩編成《春去秋來集》,告誡子孫后人勿戀功名利祿,自此謝家人在仕途上一直很低調,官最高也不過做到五品。

                直到前朝天災亂世,氐人忽然打破“祁水之盟”入侵中原,中州迅速淪陷,關內群雄并立逐鹿中原,愍帝被亂臣用五匹馬拉死,關中一片腥風血雨,謝家舉家遷至建章,扶持衰微的后漢室建立了梁朝,其后又計定南北,驅除氐人,清肅中州,恢復舊土,堪稱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謝氏一門也重新彰顯榮耀,一直到今天。

                這座宅邸是謝家在盛京的舊宅,那時這座城還被叫做金陵,廢池喬木十室九空,一眨眼三百年過去了,這里已經成為了天下風流圣地,李稚看著庭院中風吹雨打,仿佛真的看見三百年的歲月緩緩流逝,一代又一代文臣武將從這條長廊中走過,又轉身消失在歷史洪流中。

                只要是讀過書的人,站在這樣的門楣前都會肅然起敬。

                等李稚幫著搬完了書又核對完,天都已經黑下來了,謝家的門僮提著波光粼粼的琉璃燈從長廊走過,李稚注意到大門沒有如尋常世家大族那樣入夜后就關上,他感覺奇怪就多看了兩眼。

                “瞧什么呢?”

                “謝府夜間不關上大門嗎?”

                那點著書箱的精瘦書吏隨口道:“要關的,有大人出去了,還沒有回來。”

                李稚心忽然抽了下,下意識問道:“哪位大人?”

                書吏好笑道:“你還管這些?”

                李稚自覺失閉上了嘴。這書吏覺得李稚挺有意思,進了庭院拿眼睛東瞟瞟西瞧瞧,他看他一心兩用活卻干得不錯就沒說他,這會兒還問上了,他低聲地說了一句“哪來這么多好奇心?”說著從袖中抽出一封新寫好的書單遞過去,“瓊林苑新要的幾套書,還是照例過三天送來。”

                “好。”

                李稚辦完了活正要從側門離開謝府,那書吏看他暴雨天沒帶傘,喊住人給他拿了一把,李稚剛要道謝,對方不咸不淡地補了一句,“記得還我,若是用壞了就拿三錢銀子來賠吧。”

                李稚這些日子和清涼臺不少世家大族的門人打了交道,他得出一條結論,謝家的無論是書吏、門僮還是侍衛,看著最不近人情其實反倒待人最尊重客氣,而且每一個人說話都有種淡淡的幽默風趣,冷不丁敲你一下,也是種特色的人情味。

                書吏看李稚拿著那把傘原地站著不動,問道:“你干什么?”

                李稚平復了下心情,“第一次撐這么貴的傘,內心誠惶誠恐。”

                書吏:“……”

                李稚沒有開玩笑,他說的是實話,他一個月的俸祿也就二錢銀子,這把傘能讓他白干一個半月。

                李稚撐著那把價值三錢的竹傘離開了謝府,臨出門前,他余光又飄向了那洞開的謝府正門,門僮已經將琉璃燈盞掛在屋檐下了,侍衛們按著雪花鍛鐵的佩刀一動不動地立在濺水的臺階上,燭光照的雨夜一片朦朦朧朧。李稚腦海中又響起了書吏的話,有大人出去了,還沒有回來。

                會是誰?

                李稚想著又看了眼那扇門,幽幽的念頭在他心里爬,若是一直留著門,那意味著今夜必然會回來。他又看了看天色,漆黑一片,這時辰紅瓶巷國子學府庫已經上了鎖,按常理來說他離開謝家后應該直接回東城的家。

                李稚背著光往街的東邊走,卻又不自覺地放慢了腳步。他的腦子里冒出了一個很匪夷所思的念頭,他忽然很想看看謝家今夜會回來的那位大人是誰。

                這念頭沒什么緣由,莫名其妙的,可李稚的腳下卻像是生了根。

                他想著,等一等、看一看也沒什么,就裝作剛好是辦完了事情出門遇到了,這黑夜里又下著大雨,對方也必然不會注意到他。

                李稚想著重新回過頭去。

                若是猜錯了那也沒什么,若是猜對了……若是猜對了那就猜對了。李稚在巷子口慢慢地踱了兩個來回,這地方光線昏暗,謝家侍衛沒注意到他,又或是注意到了但以為他在找什么丟了的東西,總之也沒人在意他。

                李稚來去走路的時候,腦子里莫名想起了很久之前的一件事,他在老家京州有個同窗好友,名叫白林甫。那年白林甫對知州林家的小女兒一見鐘情,日思夜想傷春悲秋,那林家小女兒每月十五左右會陪著母親去山上上香,白林甫每每那兩天就翹了課就去她家附近守著,他愛穿身白的,臉又胖,往巷子里一蹲像只鬼鬼祟祟的大白貓,回回都到,從不露面,比賊還神秘。ъiqiku.

                事情越想會越變得詭異起來,李稚忽然又記起了一段對話。

                那年夏天京州的小巷中,魂不守舍的貓臉少年還在等著看他一見鐘情的小姑娘,他對朋友說:“這簡直就像是過去書里寫的,沒錢沒勢的書生愛上了大家閨秀,在書里這就是天作良緣,接下來就該姑娘把繡球拋給書生了,又或者出來個慈悲心腸的住持或是觀主,把后院廂房騰出來給他們談情說愛。”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