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就是我們所需要的。一定能夠一飛沖天。”
簡單的這么說著像是談話似的。全場都沉默了下來。
對方可真是出手不凡。一開口就認出了一個重磅炸彈。
“說到要是整合的話,就應該這么做。”
“其實我對華騰公司的業務還是特別熟悉的。各方面都已經融會貫通。算是上了軌道。”
他這么簡單的介紹著。聽了現場的人好像都看到了希望。
并且這里邊兒有一個投機取巧的問題。
三個候選人。華通公司里就占了兩個。從比例上來說的話,他們的勝算不是三分之二了?
“您說的挺好,那我們接下來能不能問一些問題呢?”
有人在現場提出來這樣的方式。說是想要問答。
對方擺了擺手說當然可以了。讓大家隨便兒。這話聽的我都有了興趣。
“那您是準備怎么協調調度?我們現在這個集團的各個公司呢?說起來還是獨立的經營。”
這個問題當然是最為直接和尖銳的。
“這個問題好說呀!我給你們講一個經濟學上的事情。”
“叫做國家審計和增值稅發票。你們都聽說過的吧?”
“當然了!”
在場的人本來都是行家。一個一個呃,絕對的商人。
“哎,那就是各個地方出現了差異。也就是地方保護和關稅壁壘。就像現在咱們集團里很多公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