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順帝用純銀筷撥了撥虞昭口中的“黃金面”,夾起一筷子,同他先前咬了一口的御麥饅頭比了一比,好笑又好氣道:“昭昭,你怕是有十條命!”
“嘿嘿,陛下定是在同臣女開玩笑。”
虞昭嘿嘿笑兩聲,略顯生硬地恭維道:“臣女并無欺君之意。陛下貴為天下之主,御麥又是這般來歷不凡,所制成的面條稱為黃金面,并無一絲不妥。”
登基以來,光是天子門生就有幾百號人,有人埋頭苦讀,有人舌燦蓮花,讀書人罵人不帶臟字,夸人更是登峰造極,全篇不用溢美之詞,但聽的人渾身舒坦。
虞昭這番恭維話語,遠遠比不上臣子們對天順帝的溢美之詞,可天順帝就是覺得好聽,愛聽,咧嘴笑道:“昭昭,你莫要拐彎抹角,你直接說想要朕做什么。”
虞昭將她事先想好的措辭說出來:“陛下,相較于小麥,御麥口感粗糙,但它產量奇高,其耕種條件遠不如小麥要求苛刻。但是,陛下想要三年內在全國各地推廣種植御麥,絕非易事。
除了現有御麥種子供應不足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徽國百姓的底蘊不足,不敢冒風險試種御麥。既然百姓不見兔子不撒鷹,陛下需得投放出貨真價實的‘兔子’。百姓們從中得到切實的利益,方有奇效。
洛陽紙貴的典故,本質就是上行下效。陛下將黃金面賞賜給有功之臣,再對西京城富商公開售賣,想必過不了多久,御麥就會揚名四海。屆時,世家大族爭相種植御麥,富商見有利可圖,必將出高價收購御麥,底層百姓就能從中得到實實在在的銀錢。”
天順帝沒對此發表評論,而是低頭品嘗黃金面,與小麥制成的面條不一樣,御麥面吃起來更為筋道,再看其色澤金黃,的確能稱之為“黃金面”,夠格當御賜之物。
世家大族的底蘊多深厚,自不必多。
虞昭這一提議,說白了就是以“黃金面”為噱頭,天順帝從徽國的世家大族刮下九百牛的一毛,既能充盈國庫又能推廣御麥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