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陳紅的紅姐小面館正式開業。
田靜還特意送了一對花籃去恭賀。
“姐,謝謝你,你看看,這對花籃擺在這兒,我這小面館都顯得高大上了。”
陳紅特別的高興。
因為她嘴會說話,不輕易得罪人,在糖果廠家屬院人緣不錯。
這個拆遷安置房里大部分都是當年的老鄰居老街坊,聽說她開了面館,看稀奇看熱鬧的都有,也有一部分人想著三元錢二兩面,嘗個味道給她湊個人氣。
一時之間,陳紅還忙得不可開交,二十斤水面原計劃是賣一天的,結果中午就快賣光了。
“胡杰,快,騎車去農貿市場給我買二十斤面條回來,粗面細面各十斤。”陳紅道:“你給老板說是紅姐小面館的貨。”
“好的,舅媽。”
胡杰騎上他的托摩車就跑了。
“這個娃兒還聽你的話呢。”
關于田玲母子倆的種種,田靜一直都知道的。
畢竟當年她親媽葉雨還活著的時候就沒少拿胡杰和杜二娃對比。
杜二娃就是把田捅破了,外婆葉雨依然覺得他外孫乖。
因為杜二娃六歲就開始學洗碗、拖地、在鋪子上招呼客人……反正就是眼里有活兒,會來事兒,成績不是很拔尖,但絕對不可能墊底兒。
相對田玲的兒子胡杰,干啥啥不會,好吃懶做第一名,還沒禮貌,見著人都不喊一聲。
葉雨就經常私下里和閨女嘀咕:你二嬸就因為比我生了一個兒子,就覺得比我有福氣。屁,你看看,我生了你一個,我缺啥了?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我的外孫女外孫子都比她的強十倍百倍。
田靜聽多了笑笑就算了。
老年人嘛,爭強好勝一輩子,讓她爽去。
后來杜二娃考上了海軍軍事學院,葉雨反倒低調了很多,不再顯擺了。
但是一說起胡杰,她就來了興致,說自己的外孫實力碾壓萬春的外孫。
親媽和二嬸明爭暗斗多年,現在二嬸還活著,親媽卻走了幾年了,田靜心里一聲嘆息:其實,人真正要比的是命長,有命活著多好啊。
“胡杰本性不壞,就是被田玲帶歪了的。”
陳紅一邊忙著招呼客人一邊道:“從小到大田玲就這不讓干那不讓干,全都包干了;年紀一大,她自己干不了就開始念叨,就開始罵,娃娃都有逆反心理,越罵越不聽你的話。”
“他說要來跟著我學賣面,這不,一來了還是啥活兒都干,不會的就問,一學就會了。”陳紅道:“洗碗擇菜跑堂子,手腳還是麻利得很。”
“是啊,哪有不會的,只有不愿意干的。”田靜看她生意不錯:“照這樣下去你恐怕還要請人噢。”
“開張生意,街坊鄰居們照顧,過兩天生意可能就沒這么好了。”
生意好,陳紅自然高興,但是她也頭腦清醒。
“這幾天宇豪也沒上學也在幫忙跑堂子,田二娃也在跑,還有胡杰,還能應對。”
陳紅三點過就起床去市場上買肉買菜,累到這會兒已經腰酸背疼了,但是看著放在旁邊的錢盒里堆放了一堆的鈔票,歡喜得很。
“你的面條味道是真好,比我之前吃的哪一家的都好吃。”田靜看過了:“這個小區旁邊還有城東小學,小學里的學生都有三四百人,你這個面館位置又好,等開學了你生意只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