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婦產科醫生這么多年,頭一次當產婦,寧醫生表示現在真正有了深切體會了。
以前都是自己帶人查房叮囑產婦的一些注意事項。
現在是自己躺床上,聽科室老大帶人來查房,來叮囑她。
“主任,這些事兒不用叮囑寧醫生了吧,她都知道的。”
寧醫生帶的實習醫生小聲的問。
“她現在不是寧醫生,而我接手的產婦。”主任直接就批評她:“身為醫生,對事不對人,不管她是我們醫院的醫生還是自己的家人,該做的步驟一步不能少,必須一視同仁。”
“是,主任,我明白了。”
等主任醫生帶著一群實習生出去后,寧醫生向跟著她實習的醫生招了招手。
“寧醫生,您還有什么吩咐,有哪兒不舒服的地方嗎?”
“小朋友,剛才主任不僅是在履行一個醫生的職責,還在向那些實習生做好表率。”
“嗯,我懂了,謝謝寧醫生。”
“去吧,快跟上,少說多看多學。”
寧醫生揮揮手,實習生跑得飛快。
杜紅英看著這一幕就想笑。
“沒辦法,這姑娘有點天真。”寧醫生道:“實誠人,不會耍滑頭,既然跟著我學,那我就好好教她幾招。”
新入職場的小妹妹,是需要前輩的提攜的。
就像她這次生產,成為了全部實習生的觀摩對象。
“總得有人付出,愿意成為她們實習的對象,她們才會真正的從課本理論走進實踐中去。”寧醫生道:“若是換了外人,也不敢放手讓她們去學,去搏。”
“你們真是一個好的傳承。”
“是啊,是一個傳承。”寧醫生道:“我們最欣慰的事兒就是看著他們一個個經驗豐富成熟的走向崗位。”
杜紅英想起了在二樓化驗科看到的一個窗口上貼的溫馨提示:此窗口為實習生窗口,感謝您的支持。
就問寧醫生是怎么一回事兒。
“抽血窗口確實專門安排了一個實習生窗口,是因為抽血的時候有實習生扎不準經常有投訴。”寧醫生道:“后來領導經過考慮就專門設了這個窗口。”
每天抽血的人很多,其他兩個窗口排隊的人多,這一個窗口幾乎不用力排隊。
當然,也有一部分老年病人直接徑直走過去讓實習生抽血。
“我們這把老骨頭了,也沒什么用,大不了多扎幾針而已,小姑娘放心的扎,等你學會了給別人扎就不會緊張了。”寧醫生道:“姐,你不知道,我們實習的扎針的小姑娘有多努力,為了練飛針,就用自己的胳膊來練手,把自己胳膊扎青一大塊。”
“其實實習窗口的年輕人扎針也是很厲害的,她們害怕自己辜負了那些信任她們的病人,所以寧愿自己多受些苦和痛。”
杜紅英聽了點了點頭。
這就是相互的理解包容和支持了。
“你這次也為醫學做了貢獻。”
“嘿嘿,我們婦產科醫生護衛生產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待遇。”寧醫生笑道:“沒辦法,外面的準媽媽是不愿意被這么圍觀的。”
更不愿意一個一個的換著查體之類的事兒。
這些不管書上學了多少理論,都沒有真實上手來得重要。
寧醫生覺得自己能為科室的實習醫生們提供一個觀摩上手的機會也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