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家家戶戶都會上墳。
穿著便服的杜紅衛跪在爹墳前眼眶泛紅:年紀越大,越覺得對爹虧欠得多。
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老爹從不說愛,但是他感覺得到。
都說嚴父慈母,小時候的杜紅衛沒少和李紅運他們一起淘,惹禍的時候也多。
揍他的幾乎都是娘,爹回來后就是收拾戰場:輕聲勸娘別生氣;回頭就輕細語和他講道理。
“我也不知道當年為什么那么不懂事?”想起兒時干下的種種禍事杜紅衛苦笑搖頭:“光吃飯不長記性不長腦子,經常犯同樣的錯誤。”
“小時候不犯錯誤就不叫小時候了。”寧醫生陪在他身邊,見他自責連忙安慰道:“據說每一個孩子童年都會有印象深刻的事兒,你想想啊,當年你不那么淘氣,現在能跪在爹墳前記憶猶新?”
“我上大學后就很少回家了,都說養兒防老,爹娘面前我是一點兒孝都沒盡著……”
“不怪你。”寧醫生道:“自古忠孝不能兩全,不是你不孝,而是有更大的責任和任務等著你去完成。”
杜紅英在旁邊聽著,越來越喜歡這個弟媳婦。
而寧醫生跟著大家伙兒一起上了墳,也跟著去了一趟烈士陵園。
當時陳冬梅還讓兒媳婦別跟著去,畢竟懷著孩子怕沖撞了她。
但是寧靜寧說不怕。
“娘,他們都是革命先烈,都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的幸福獻出了寶貴生命。”
站在烈士墓前,寧靜寧眼前噙著淚摸著小腹輕聲說道:“先烈們,去時男兒身,歸來英雄魂,如今山河無恙這盛世如您們所愿,您們誰愿意跟我回家……”
聽見兒媳婦這樣說,陳冬梅愣了一下。
這若是……可不得了!
她兒媳婦還真是想法不一樣啊!
寧醫生的話讓老趙同志都側目。
“是啊,如今山河無恙,現在是太平盛世,你們回來吧。”趙崇剛一一摸過幾塊墓碑:“貴青、石頭、衛安、藍青、大超,你們回來看看吧,現在老百姓都吃得飽穿得暖了……”
這一幕看得朱衛全淚水漣漣。
“哥,石頭哥,我現在也過得很好了。”朱衛全哽咽道:“哥,我現在還在做陶,杜總建了一個陶藝廠,比我們當年的作坊大很多很多,哥,朱家的祖傳手藝沒有丟,我還現在還在收徒,也在教我兒子做陶,我們朱家有后了,我們朱家的手藝也有人傳承……”
每一次祭拜就是一次年終匯報。
“媽媽,志遠因為工作忙回來不了,讓我代替全家給您老拜年。”杜紅英自然也要給周貴青匯報一下家里的情況:“媽媽,您放心吧,志遠有我照顧……”
所有的媽媽,最希望的就是自己兒子平安健康,,她用命換回來的兒子哪怕已經快六十歲了,她一定還是這樣的心愿。
“媽媽,您的四個孫子都成家立業了,您的孫女也有了孩子……”
說到這兒,杜紅英一聲嘆息:小五比起她奶奶的母愛真正是差得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