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幾個兒子,還真的只有浩軒才是適合過日子的。”
真正是人各有志。
浩宇從小到大的理想就是當官,所以在仕途上他是真的在拼盡全力,一年又一年的然后升了官職。
官越大責任越大,季珍現在都開始有抱怨了:經常不回家。
事實上,季珍不知道真正不回家是什么樣子。
比如說浩然,滿世界到處飛,飛到一個地方就去住酒店,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準兒有兩百六十五天都在酒店里住著的。
當然,不管飛再遠,繩子還是在七七的手里拽著的。
然后就是浩瀚了,這小子成家和沒成家完全一樣。
有假就飛回來和鄭雅麗過幾天小日子,一收假就回了單位消失。
有時候杜紅英都在想:得虧娶的是鄭雅麗這孩子,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心,要是換一個女娃子指不定會吵成啥樣子。
所以啊,月老牽紅線的時候還是很懂的,什么鍋配什么蓋才不會有麻煩存在,他是用心在配對。
“別說,我還是很滿意浩軒這個女婿。”梁阿妹笑道:“我就覺得我們小清聰明,下手快準穩。”
杜紅英……能這樣教導女兒的梁阿妹算是第一個。
不過,說起來也是有遺傳的。
當年她不就看著還叫王騰的小伙兒順眼迅速下手了吧?
只是怎么也想不到,他們的深情卻被老天爺拆散了。
如今看梁阿妹日子過得逍遙自在,杜紅英只有感慨:別看她的光鮮,她的來時路鋪滿的鮮花是帶刺的玫瑰,每走一步都是血淚。特別是源源小時候還查出生了白血病,她將年幼的兩個孩子扔在家里自己帶著源源一個人四處求醫問藥,還在國外住過兩年……
再回首,都覺得她好勇,一個人走過了那么多坎坷路,一個人從烏云霧布走到萬里晴空……
看著笑顏如花的梁阿妹,杜紅英覺得她的人生體驗也是蠻精彩的。
是啊,不管好一壞,人生就是一場體驗,走過來了就是晴天;沒走過來,遇上障礙物了,拐一個彎換一條道繼續走,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了。
小清是在正月二十二晚上發作的,一家人立即就送往醫院。
在順產與剖腹產之間,全家人統一意見:聽小清的。
“醫生說我胎相好,能順產,我就順產。”小清道:“樂樂剖腹產后我去看她,正好見到醫生在給她壓淤血,我看著都疼,大嫂說順產恢復得快,我就順產。”
“順產打那個叫什么無痛分娩的。”
“好,打。”
等順產,宮口開一指到十指全開,一家人都在產房外等得心急如焚。
快天亮的時候,浩軒居然去換了一身隔離服出來。
“你這是要干嘛?”
“我問過醫生了,我可以進去陪小清生孩子。”趙浩軒道:“我還可以親自給孩子剪臍帶。”
杜紅英……從以前男人坐月子都不能進媳婦房間到現在主動進產房陪著待產,這也算是一種時代的進步。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