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追求的是轟轟烈烈,有些人去想要過平平淡淡的生活。
杜紅英時常覺得重生以后的每一天都是上天的恩賜,所求并不多,但是老天爺還是很厚愛她的。
回軍區和高志遠匯報家里的情況。
“幾個老人身體保養得還不錯。”
特別要表揚的是冬梅娘。
以前冬梅娘的節儉是出了名的,剩菜冷飯她都要吃完。
后來腸胃出了問題,杜紅英和杜紅兵苦口婆心的勸說:到底是你節約那點值錢還是醫院花費值錢?
而且出了問題還要上醫院。
“我娘以前還覺得我們是鋪張浪費,說她年輕的時候說我們小時候沒飯吃,稀飯都難照出人影兒,現在有了就浪費了。”
“可不,我也覺得是浪費。”高志遠道:“所以,我是打多少吃多少,絕不浪費一粒米。”
“你一個人在食堂吃當然是這樣了,家里煮飯人多人少胃口好壞都沒個定數,總會剩點飯菜。”杜紅英道:“娘以前是要放著第二頓吃。現在想明白了,就端去喂雞鴨。”
老太太第二次生病后,家里雞鴨這些都不喂養了,她會把剩菜剩飯端給隔壁鄰居們喂,反正是不會再吃了。
“喂雞鴨不算浪費。”
“是啊,這樣她心里就沒有負疚感。”杜紅英道:“要說活得最明白的還得是你那個后娘。”
邱瓊先已經活成了村里老太太們羨慕的對象。
在那個年代死了男人守寡的女人不少。
都想著養大兒女就好了,就輕松了。
結果,養大兒女還要養孫子孫女,干不完的活完。
到老了,走不動了,卻遭到年輕人嫌棄了。
日子過得艱難的不在少數。
特別是同樣守寡的林三娘,談起自己的過往就苦笑。
“他爹走了我才三十七歲,拖著兩個娃娃。”林三娘說起自己的故事滿滿的遺憾:“第二年我表姐給我介紹一個山川鎮礦上死了老婆的男人,也有一個娃,我當時腦子打鐵了,就想著不去給人家當后媽,就把自己這兩個帶大了就好了。”
結果呢?
孩子帶大了,辛辛苦苦給他們成了家,帶大了兒子又帶孫子,現在七十六歲了沒辦法了,兩個兒子商量著輪流養老,不管去哪一家都得看兒媳臉色。
“林三娘說她沒嫁的那個男人,表姐后來又把她男人那邊的一個未婚的表妹介紹過去,結果那表妹自己生了一個女,把前面一個當親兒子一樣的養,現在兒女都孝順,男人還拿退休工資,日子過得相當好。”
“人就是這樣,選錯了就是一輩子。”高志遠淡淡的說:“是自己的機會就得抓住,她沒抓住怪不了別人。”
這話有道理。
如果當年邱瓊先因為自己兒媳婦的挑唆將這門親事攪黃了,她自己沒個腦子做不了主,沒有嫁高建成,之后的日子想想也不可能有這么好。
“還有咱爸。”杜紅英事無巨細向高志遠匯報:“小姑和二叔留他在京城都留不住,非要回西南陪咱媽,高志遠,我覺得,咱爸算是情圣了吧?”
“那我算什么?”
杜紅英……你就非要和你老子爭?
不管怎么說,高志遠黏媳婦倒是真的!
“我現在覺得這日子過得挺幸福的。”杜紅英扳著手指算:“樂樂和小清的預產期差一個來月,不過,我覺得,他們應該差不多生,樂樂是雙胞胎呢。”
說起這事兒,又有話說了。
“估計著田老師被氣得夠嗆。”
“要我說,田老師是自己找些氣來受。”高志遠道:“你反對她就不嫁了;你不高興她就不懷娃娃了?”
作為一個親媽,閨女懷上娃娃了不是最先關心身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