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阿姨,您好。”和他姐一樣,一個高高大大的年輕小伙兒呢,見到杜紅英居然紅了眼眶:“杜阿姨,您可能不記得我了,可我記得您,記得高叔叔,是您們救了我們一家,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您們的大恩大德……”
艾瑪,又來了,弄得她也鼻子酸酸的。
這一家子是懂感恩的,這一家子也值得相幫,因為他們沒有以難為難,都在努力向上。
“你這孩子,你今天可是坐上方的貴客,趕緊的回去吧。”陳冬梅看著這個要當大舅子的人笑道:“等會兒你姐找不到你該著急了。”
誰家大舅子在這節骨眼上還忙著工作啊。
“行,婆婆,阿姨,我先走了,回頭請您們去我家里坐坐。”
“好。”
杜紅英想起了當年他的那個家,還是一個危房呢,然后鄉上的干部和村長來了一個現場辦公,自己出了一部分錢讓他們住進了安全的屋子,不知道還是不是那個家。
人走了,鄭雅麗就拉著杜紅英問緣由。
主要是剛才沒顧得上給她寫出來,她也看出了小伙子眼里的感激之情。
“這事說起來就很長了。”杜紅英沒辦法,兒媳婦是個好奇寶寶,說話聽不見還要給她寫在本子上:“走吧,我們邊走邊給寫。”
長長的故事淺淺的寫出來,鄭雅麗眼睛又亮了。
“我媽媽好厲害啊!”
崇拜的眼神夸張的表情,把個杜紅英都夸得怪不好意思的。
這孩子……總是那么會說話,總是那么招人喜歡!
“呀,這不是杜嫂子嗎?”
剛出了公司門,一個滿頭白發拄著拐老太太就沖著陳冬梅招手:“杜嫂子,好多年沒見嘍。”
“游嫂子,您老健旺。”
陳冬梅立即上前扶著她:“好多年沒見。”
“可不,你看,我們家老游和你們家老杜都下去了,哎,我們這老姐妹兒也是見一面少一面了。”
杜紅英可算聽出來了,這老太太是當年游鄉長的媳婦,得虧冬梅娘的眼力好,一眼就認出來了。
“這是紅英吧,紅英好像還是這么年輕。”
“嬸子,您好,過年好。”
“你好你好,過年好過年好,大家都好……”
不得不說,老太太很會說話。
而且,老太太也很多話說。
從當年云霧村怎么編竹篾,只有少數村民相信愿意學,大部分人在等在看,到后來人家發了第一個月工資傻眼,紛紛上門求著拜顧波為師傅……
“是這樣子的,事情沒干起來之前說風涼話的人多得很。”陳冬梅感慨萬千:“只有發展起來了,干起來了,他們才會心動。”
“可不,你才不知道,當年村里有一批人噢,說得話難聽得很,說我侄兒子跳上跳下的不知道得了多少好處;又說人家顧波一個小娃娃懂什么,還要當師傅?”
“還有人當場下顧波下戰書,要編斗箕。”游嬸子道:“你們都知道斗箕有好大,那個又特別的難編,下挑戰書的是我們村有名的一個篾匠,他覺得自己干了二十多年作坊不請他打師傅,要請顧波這個娃娃就不服。”
下戰書,編斗箕。
“從砍竹子到編完一個斗箕,人家顧波只用了三天,他三天還沒編到一半,灰溜溜的認輸了。”
“顧波編的那些果籃那些他又覺得沒什么用,直到公司派車來一車一車的拖走換外匯,給那些篾匠發工資,工資還不少,他們才知道這玩意兒真的掙錢,然后才跑去拜師。”
“現在全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幾乎都喊顧波是師傅,都受過他指點。”
“顧波這個娃娃是真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