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見不得那些了,見了心里不好過。”
主要是自己家也老伴也病重,隨時都可能會走,與其在那邊看著受罪,不如回家看著老伴心安一些。
“我去吧。”杜紅英知道這個擔子她是跑不掉了。
杜紅兵要上班,小靜是兒媳婦,雖然很多親戚都認得,但還是很生疏。
她就成了唯一可以頂上的人了。
“浩軒,你帶著小清出門去轉轉去看看吧。”杜紅英道:“別忘記去烈士陵園看看你奶奶。”
“嗯,我昨天晚上和爺爺說好了,明天就去療養院找他,陪著他一起去看奶奶。”
“小清,姨沒時間陪你……”
“姨,不要緊的,我都懂,您真是太辛苦了。”
鄉下的人情客往讓小清覺得好累。
幸好自己不常住鄉下。
“人到了中年都是這樣,很多東西不可避免。”
杜紅英也感覺到疲倦,卻又是脫不掉的負擔。
話說,上輩子她都沒有經歷過這些,因為那時候是這些長輩吃她的席。
這輩子自己活到了這把年紀了才體會了中年人的不易。
“紅英啊,我們走的時候聽趙大林說是明天開靈,你早天得早點去噢。”
陳冬梅還是不放心:“你是姨侄女,按道理還是要在靈堂前跪跪拜拜的……”
杜紅英瞪大了眼睛:大可不必吧?
她這一大把年紀了,老腰遭不住!
“你這些日子也累,你就開靈的時候去轉幾圈就行了,其他的時間多陪陪你大姨。”
嗯,確定了,這是親娘,這樣安排還行。
第二天,杜紅英上午十點趕到了趙家。
這個時候的趙家門口已經插了很多旗桿。
“這是啥呀?”
原諒她,真沒見過這些。
“這是番旗,做三天五天的都會插旗,每做一場法事就會在番旗下燒一次紙……”
陳秋葉顯然很懂這些。
“你看,做一天的掌壇一般只來三個,這次是五天,來了五個呢。”
杜紅英……做一天三個,做五天五個,按比例算哪一個隆重得多?
“孝子呢,把靈端起,準備開靈了。”
掌壇在喊,趙家二嬸則挨個兒的給這些晚輩發孝帕,杜紅英手上也被塞了一根。
靈堂上站了很多人,有些是陳春花娘家這邊的侄兒侄女,有些是趙家的侄兒侄女侄孫子。
一個個的頭上都包著白白的孝帕,放眼望去還不少的人。
話說,這大熱的天頭上包著孝帕,真的就很具體啊。
“趙巖呢,這小子跑哪兒去了?”
趙大林四處張望:“趙巖,來端靈。”
“爸,你先端著吧,趙巖在打電話,處理公司一個很重要的事兒,一時半會兒來不了。”
李敏身邊是兒子,小小的人兒頭上包著白帕子都拖到地上了,抬頭看著堂屋里的場景滿眼的驚奇。
“這個狗東西,有事了就梭邊邊。”
趙大林罵罵咧咧的上前端起了靈牌。
“咣……”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