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
“哎,奶奶的乖孫女,記起奶奶來了?”
杜紅英逗著孫女。
陳冬梅則將一個長方形的盒子給了季珍。
“這是你外公給你的見面禮,他也不知道你們年輕人喜歡啥,就覺得自己喜歡的你們也會喜歡。”
“我這是張大千先生晚年的潑墨潑彩,前些年無意中遇見的就拿下來了,你們讀書人,送你們這個應該還行。”
“謝謝外公,喜歡,我特別喜歡張先生的畫作。”
季珍接過來打開看時,如獲至寶!
真的,她都沒想到在西南這個小山村里會遇上這么高檔次的見面禮。
關于禮物,季珍也和自家親媽聊過。
親媽叮囑她,鄉下不比城里,鄉下人沒什么見識,但是他們都很淳樸很善良。
你去做客,他們就會把自己平時舍不得吃的端出來待客。你要是不喜歡吃也不能表露出來,能吃就吃不能吃悄悄的喊浩宇給你在屋子里泡方面……
總而之,季珍其實也是做好了吃苦的準備的。
雖然說旅途真的很累很遙遠,但是看到老人自己都病成這樣了還給她準備見面禮,而且見面禮這么高端大氣上檔次,季珍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張先生就是我們西南人,他精通詩詞、書法、篆刻、畫作……”
季珍……不是,外公不是農民出身嗎?怎么對這些還這么了解?
趙浩宇常常說外公就是文化少了點,要不然肯定還能升官。
季珍再次不相信趙浩宇的話了:什么叫文化少?
一個文化少的人對一個張大千的畫作如數家珍?
這可不是文化多少能說清的事兒,這是文化修養是藝術熏陶。
“外公,您歇歇,喝一口水。”
看老人費勁兒的和季珍介紹張大千的事兒,趙浩宇連忙端了水杯遞了過去。
杜天全喝了兩口,又要開始說話,趙浩宇連忙給季珍遞了一個眼色。
“外公,我對別的畫家沒什么研究,但是很喜歡張先生的畫,他早期以傳統山水、工筆人物見長;中期人物畫富麗堂皇;晚期就是潑墨潑彩山水開宗立派,是他藝術生涯的巔峰。”
“對對對。”杜天全猶如尋到了知音,很是高興:“論全面性,他在傳這傳統山水、人物
花鳥這些領域的造詣均堪稱一代宗師。”
趙浩宇是不想外公勞累,季珍也懂他的意思,自然接話,但是,架不住老人高興啊,和她聊起來簡直頭頭是道,越聊越開心。
哪怕外公說兩句話就要停頓一下呢,他還是很開心的在說。
季珍也能理解老人的心情,就順著他的意思聊了起來。
越聊,季珍越驚嘆。
“外公,您是這方面的專家嗎?您說的那些我只是聽說過,都不是太懂。”
“啥專家啊,我是半路出家,退休后沒事兒干才去搞的這個古玩兒。”
一個人最值得驕傲的事兒就是做出了成就得到了別人的認可,杜天全也不例外。
“你外公是自學成才,自己去折騰,然后把自己折騰成了專家。”杜紅英一邊喂小年吃蛋羹一邊介紹:“他還是我們縣博物館的名義教授。”
“外公真厲害!”季珍看向趙浩宇:“怎么感覺你們家藏龍臥虎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