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體現自己的母愛,杜紅英洗手調羹煮飯給女兒送到了病床前。
吃了一口,小五嘖嘖稱贊。
“我怎么吃出了沈奶奶煮的味道來?”
“有沒有一種可能,你媽我得到了沈奶奶的真傳?”
“媽,你可真是深藏不露的高手啊。”
小五又吃了幾口,特別的滿足。
原來她媽媽也是會的,只不過輕易不下廚。
“那是,你媽我厲害的地方多著呢。”
那啥,必要的時候杜紅英還是很自信。
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自信的一面,兒女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相關的影響。
“嗯,我媽確實很厲害。”
小五的情商相當高,口才了得,立即就順竿子給親媽拍彩虹屁了。
“我媽是恢復高考后第一批大學生,而且,當年我媽的底子很薄,全靠自己拼搏。”
“打住,消息有誤,我能考上大學更多的是靠了你文姨的幫助。”
文菊的功勞杜紅英從來沒有抹殺過。
她和羅成是文菊的得意門生,當年文菊幫了自己,后來自己幫文菊,愛出者愛返福往者往來在這兒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小五道:“要是你自己不行,我文姨怎么幫忙托舉都等于零,有一句話叫啥來著,嗯,爛泥扶不上墻,對,就是這樣的。”
杜紅英笑了笑,你都知道它是爛泥了,還去扶它干嘛?
那不是自己討苦吃嗎?
“媽,您當年怎么想著要考大學的?”
機會稍縱即逝,當年下鄉知青很多都放棄拼搏,覺得自己底子薄,又荒廢了多年,肯定考不上。
連試一試的機會都不給自己,有些人覺得回城無望直接結婚生子,到有回城政策時他們卻有了家庭和兒女的拖累再也回不去了。
考大學就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你媽我呀,有貴人扶持。”杜紅英道:“建議我考大學的是你二姨婆周貴芳,那時候你爸還不知道是周家的外孫呢,她寫信給我,寄了很多課本和復習資料,告訴我一定要進步,說女性不能單純的相夫教子,要追求進步,要有自己的事業和社交,才能和男人站在一樣的高度……”
杜紅英只是單純的說自己的來時路,訴說那段艱苦卻很有沖勁兒的過往,結果小五聽到的卻是另一個故事。
女性一定要自身變優秀,才有資格和優秀的男人站在一起。
嗯,懂了,她還需要努力,站在更高處發光發亮,才有資格去追求葉隊,噢,不對,讓葉隊發現自己的厲害之處……
“媽,您還得了沈奶奶的真傳,那可是御廚啊,這些您都會。”小五吃完了一碗燉湯,咂巴了嘴巴,然后又擼了擼衣袖:“媽,趁我養傷這段時間,你教我吧。”
杜紅英……別是為了某個人想要洗手作羹吧?
這樣很腦殘的!
“我可以不做,但是我不能不會。”小五躍躍欲試:“再說了,這還是沈奶奶祖傳的廚藝,我必須學呀,技多不壓身。”
“行,回頭教你。”
很好,這說辭不錯,說得杜紅英都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