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浩然元旦和七七結婚,實屬讓眾人都覺得意外。
杜天全和陳冬梅上了年紀都不太想走了。
杜紅兵和田靜因為沒假也去不成。
因此通安村沒有來人,樂樂倒成了老家人的代表。
此時的樂樂心態好了很多。
樂滋滋的看著表哥和新娘子講愛情故事。
杜紅衛和平平都很忙,吃過午飯就匆匆走了。
文菊和羅成帶著孩子吃過午飯和杜紅英聊起了天。
“姐,我們買了兩個院子。”文菊小聲道:“我總感覺錢存在折子里有點心慌,把錢變成東西心里踏實。”
她是很感激杜紅英的扶持之恩的。
如果單憑她和羅成的工資,連閨女吃藥的錢都不夠。
后來在紅兵的幫忙下孩子身體調養好了不少,雖然偶爾還生病但但沒有以前那么弱了。
三個服裝店生意也一直很好,她和羅成只管進出貨和賬目就可以了,其他的事兒也不用操心,這些年存了不少錢。
看著一張張存單兩口子都感覺是做夢一般,一番合計后決定買院子。
“買院子好。”
看看,聰明人就是不一樣,都不用自己點撥就知道置辦固定資產。
“嗯,我就買了院子收租金,感覺比存銀行的利息高。”
那不是高,是高上許多。
更何況,有些老破小很容易被拆遷。
杜紅英是嘗到了甜頭的,所以很支持她們的決定。
“姐,我和羅成都很感激您。”
“你呀,最該感謝的是你自己。”
杜紅英不知道上輩子的文菊的生活狀況,但是可以想象一定過得很慘。
上輩子文君蘭占了她的身份,一直冒用文菊的名字生活,那真正的文菊應該在黑河,可能會在那里嫁人生子……
“姐,我聽說您有一個助學基金會?”
這事兒是有的。
“我和羅成也想盡點綿薄之力,幫助一下那些貧困的孩子。”
“好呀,你和洛廠長聯系就是。”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文菊現在有這樣的條件愿意獻愛心杜紅英表示歡迎。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確實也是這個道理。
這輩子她身邊的人都很優秀,也都很有愛心。
閑聊時,趙月嵐走了過來。
“嫂子,你現在不用擔心了吧?”
“呵呵,哪有不擔心的。”杜紅英道:“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我養了四個兒一個閨女,九十九都脫不了手。”
“姐,咱們家這幾個孩子都很優秀。”文菊不解杜紅英擔心啥憂心啥。
“一難盡。”
杜紅英都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按照慣例,兒子成親她這個當媽的也是要送一個院子的。
結果,院子沒送出去。
趙浩然直接說不用她的,他比親媽有錢多了。
京城買了一個大的四合院,國外還有一個莊園。
符家那邊的禮節什么的,趙浩然也沒讓她插手,就是有一種完全使不上勁兒的無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