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請年酒杜紅英借了洛俊的車讓紅送開到趙家灣去。
這是紅兵拿了駕照后第二次車開。
昨天特意讓洛廠長帶他找了個空曠的馬路練了半天。
今天摸到方向盤還算湊合。
在路上的時候,杜紅英和杜紅兵再次討論起了買汽車的事兒。
爹娘上了年紀了,身邊得有年輕人照顧是不爭的事實。
杜紅英要買一輛車送兄弟,并不是單純的送他,而是想讓他更方便承擔照顧父母的責任這個重擔。
“姐,我覺得沒必要買新車,買一個舊車代步就行了。”
“為啥要買舊車呢?”杜紅英有點不解:“舊車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人家才賣的,你接手壞了怎么辦?”
“嘿嘿。”杜紅兵不好意思的笑道:“我最近有空就去醫院旁邊的修復廠,差不多的毛病我都能修了,那些師傅說買二手車便宜很多……”
一下拿十萬二十萬去買車,對當醫生和老師的他們來說真的覺得很奢侈,感覺工作一輩子都掙不了一輛小汽車,而且是要花姐姐的錢,就很不自在。
能少花就少花一點吧,姐姐為他們做得夠多了。
“你還真是閑啊。”杜紅英聽了哭笑不得:“買二手車確實便宜很多,但是那只是針對會修車的師傅而的,有問題他們能隨時解決,輕松拿捏,但是對外行來說不現實,一是不懂二是時間耽擱不起,我買車給你,為的是你們能方便快捷回家照顧父母,萬一行駛在路上當了山大王,就算請人來幫忙修也得花時間,遇上急事怎么辦?”
比如說那天晚上娘突發肚子疼,等著救命的時候二手汽車擺爛打不燃火或者走到半路上停下來,能把人急死。
新車或多或少也會出現問題,但是出問題的概率要少很多。
經姐姐一說,杜紅兵想了想也覺得對,確實是這樣的。
“買新車,過兩天就去看。”
杜紅英知道紅兵想節約,但是她真的有錢,不需要節約這一點。
“還是那句話,一切都是為了爹娘。”杜紅英道:“你看像現在,正月間走親戚也方便。”
“就是,以前走親戚都是靠雙腿,幾里路十多二十里路不在話下,現在上了年紀了,就是上個街都不想走了。”冬梅娘點頭贊同:“正月間的公共汽車也是擠都擠不上去,生意好得很。”
“可不,這個時候有個自行車,有個摩托車就方便得多了。”杜天全道:“我是做夢都沒想到有一天還能坐上私家小轎車,還是國家政策好,時代好啊!”
杜天全想起了自己的來時路。
“那時候去山川鎮當駐村干部,騎個自行車來回跑三十多里路,后來去鎮上,去縣上上班也是騎著我的老伙計,風風雨雨一二十年了,不容易噢……”
杜紅英聽著老爹記憶當年也有些感慨,那輛二八大杠自行車被老爹保養得很好,休息的時候就會擦洗干凈,還要給鏈條打點油,現在看起來都還有五六成新。
“我們以前下鄉指導工作清一色的騎二八大杠;后來慢慢的開始坐拖拉機,我退休那兩年開始配小車了,聽說現在下鄉他們都坐車呢,生活是越來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