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石墩啥都好,就是還沒有對象。”
李嬸子好不容易逮著機會說出了心里話。
是的,在鄉下,要想娶媳婦,就得放出話動漫,就得大家一起交流交流,交換交換資源。
“石墩好多歲了喲?”陳冬梅愣了一下:“好像比我們浩然浩宇要小兩三歲哇?”
“是要小兩歲。”李嬸子道:“也滿了二十了,可以談對象了,好的先談著嘛,要不然都被人家挑完。先談著,合適過三年紅梅和石柱的孝滿了,就可以談婚論嫁了。”
“那倒也是,挑媳婦兒就得趁早。”
眾人看李嬸子主動提起李紅梅和石柱心里都是一個“咯噔”,又悄悄看了一眼陳冬梅,真怕李嬸子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在杜家哭泣,大年初一的在別人家哭才是忌諱的事兒。
陳冬梅假裝沒看到這一幕,心里想紅運娘不至于這么不講究。
她既然敢提到了,就說明在慢慢走出來。
是的,傷疤遮掩起來并不是遺忘,而是回避。
只有自己勇于將傷疤揭開,敢正視了,才是真正的在試著走出來。
杜紅英在給李嬸子倒茶,聽到她主動提起紅梅和石柱的名字手也頓了一下,還好,沒再流淚沒再失態。
看來,老人是滿心滿眼都在找外孫媳婦兒。
“石墩就要談媳婦了呀?”杜紅英接過話茬:“我們家的娃娃大呢都還沒談,還是石墩搞得快呢。”
“你們不一樣。”趙嬸子道:“你們的娃娃在京城,聽說大城市里的人結婚都晚。”
“就是,他們都在搞四化建設,要搞學習要搞工作,沒時間談個人人生大事,紅英啊,你這個當親媽的,從小到大都沒咋個管他們,現在你該要操心了噢。”陳冬梅就羨慕了:“你看石墩都要談媳婦了,浩宇浩然比石墩還大呢,談得了。”
“娘,我知道了。”
杜紅英心想浩然說他有對象了,浩宇……只要不搞出事兒來她都謝天謝地給老趙家的祖宗燒高香了,還需要她操心?
當然,這些話都不能說出來,說出來就是顯擺。
“李嬸子,你們家石墩想找個啥子樣的嘛。”
既然李嬸子放出話來要找外孫媳婦,自然就有人接招。
羅嫂子想起了娘家的侄女。
“我侄女羅曉燕,初中畢業,現在在南方打工,掙的錢都回來都修了兩層小洋樓了,能干得很……”
羅嫂子說著說著,卻突然沒了底氣。
以石墩家的條件,怎么會看得起初中畢業的打工妹。
修兩層小洋樓在村里人面前確實是可以吹一吹的,畢竟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這幾年流行的就是修兩層小洋樓,但是,在石家人眼里真的什么都不算。
據說石柱和李紅梅兩口子一人開一個車,那個車子是進口的,一輛車就是二三十萬。
“你們家曉燕啊?”趙嬸子笑了笑:“確實是一個能干的姑娘,前幾天是不是來過你們家,穿著波浪卷發穿著高跟鞋,還涂了口紅,臉上好像打了粉……。”
這一笑,讓李嬸子心里有了一個不好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