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老師的廚藝怎么樣趙冬梅和鐘小雨是沒法嘗到了。
因為田老師殺魚的時候把自己的左手給傷了。
最后這頓飯是田母從樓下上去做的飯。
“我看你喲,是越來越笨了。”
田母的數落在趙冬梅和鐘小雨眼里全是滿滿的寵溺。
“都說三天不寫手生,三天不讀口生,看吧,我這三天不下廚,刀法也生了。”
田靜很是尷尬,哎,想在學生面前逞個能結果把手劃了一刀,挨了親媽半小時以上的嘮叨。
學生都來了,親媽還不給面子,還在念叨。
“你那是是三天沒下廚嗎?你那是三年沒下廚。”
或者更長遠一點,兩個三年,三個三年都沒下過廚了。
田靜默默的算了一下,好像是真的。
平時工作忙,就在學校吃食堂,周末的時候要么回通安村杜家,只要杜醫生在家,她是不需要做事的;就算杜醫生不在家,公婆也不讓她下廚;以前父母沒在樓下開店的時候,她回糖果廠宿舍父母家也不用下廚;再后來自己一家人住在這二樓上,有一段時間還請了阿姨幫忙帶孩子,那阿姨也是勤快的人,時常把飯都一并煮了。
“媽,你女兒不煮飯,你不覺得是好福氣嗎?”
“是是是,你福氣好。”葉雨氣笑了:“有本事就不要把手劃傷啊,你看,等你上班了……”
“媽,傷的是左手,不是右手,上班上課板書都是沒問題了,放心好了。”田靜連忙道:“來來來,冬梅,小雨,快來,嘗嘗我媽的廚藝。”
“我給你們說,我媽的廚藝特別好,我呢,得了她的真傳,基本上有七八成的功夫……”
“你們莫聽她吹牛,她連一條魚都殺不死,哪來什么廚藝。”
田靜……我親媽真是來拆臺的啊。
“其實,我也殺過魚,那時候在鄉下當知青,我很喜歡吃魚,有男知青捉了魚又不知道怎么煮,就請我們女知青幫忙,我就殺了一條鯽魚……”
哎,想著過往,真是又苦又甜。
苦的是日子,真的,十六七八的年紀,原本也在上學呢,突然之間就沒學可上了,背上個行曩就去鄉下報道,上山下鄉,說得好聽一點是幫忙,說得難聽一點是給農村增加負擔。
“那時候,我們去村子里真正是什么都不懂,甚至用五谷不分來形容一點兒也不為過。”田靜道:“有人看到麥子說是韭菜……”
甜的是那種團結奮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熱血青春。
“那時候出工干活,雖然我們沒做過,但是會學,幾十號人,甚至幾百號人在一片田野里勞作,在雙搶的時候更是日夜不分,打著燈籠火把也要上工……”
田靜輕瓢瓢說著上山下鄉時的故事,葉雨卻是偷偷的掉下了兩滴眼淚。
天知道,她的女兒下鄉干農活了自己有多揪心。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女兒寄一些糧票和肉票去,唯恐她餓著了饞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