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康的后事確實辦得很熱鬧。
幾乎全村的人都來吃席了,還有中心校的校長也來了。
畢竟,高總捐了這么多錢給中心校,他痛失愛子,自然是要來表示表示的。
大夜坐了整整四十八桌,席面也是豐盛得很。
村民們紛紛感慨。
“還是要有一個有錢的爹才好,你看吧,我們這種活了幾十歲的人后事可能連一個憨憨都當不了。”
“那不是呢,我記得以前張桂蘭沒有的時候他還不辦呢,最后是高建成掏錢出來辦的。”
“當娘的和當兒子的還是有區別的。”
“不是,是有錢和沒錢的日子確實不一樣。”
“話說,才幾年工夫啊,高思文就從身無分文變成了大老板,這么有錢了,他在干啥呀?”
“你還不知道吧,人家兩口子在國外呢,開餐廳呢,說生意相當好。”
“那是,聽說國外洗碗都能掙幾大千一個月。”
“瞎說吧,幾大千一個月?我們一個月才掙一兩百,幾大千,是什么概念?豈不是干兩個月就當萬元戶了?”
“真的呢,你還不信。”
“真的洗碗都能掙,那你怎么不去國外?”
“國外也不是想去就能去的。”有人道:“我娘家有一個人嫁到城里,她那小叔子就要去國外,賣房子給她小叔湊路費呢,你想想,要這么多本錢,有幾個敢去?”
“你們不是在說高思文開餐館嗎?那他是不是要人洗碗啊,要不問問他,我們去幫他洗碗,看能給多少錢一個月?”
“人家死了兒子呢,正傷心著呢,你去問工作,理都不會理你。”
“高安康死了我看他也沒得好傷心噢。”
“他又不是只有一個兒子,還有一個高安福。”
“對頭,高安福不一樣噢,以前和我兒是同班同學,人家次次考第一名,還被保送進了縣中,嘖嘖,都說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生崽會打洞,你看我兒就只知道干蠻活碌,人家高思文的兒子就會讀書,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這話,就被路過的高思文聽見了。
是啊,他還有一個兒子。
而且還賊能讀書,這不就是他真正想要的兒子嗎?
高思文的心情瞬間好起來了。
高安康的后事辦得十里八鄉最熱鬧的一次,上次熱鬧的后事還是趙爺爺的那次了。
“掌壇都做了三天。”
“做三天?”杜紅英驚了一下,做三天那是要花很多錢的:“他沒有后人,誰端靈呀?”
不管怎么樣,這種儀式還是要有才行。
“是高建林的曾孫子,六歲的濤濤端的靈。”陳冬梅道:“娃娃小,力氣小,很多時候還是旁邊的人幫他撐著的。事后聽說高思文給封了一個一百二十塊錢的紅包。”
總之,高思文在辦理高安康的后事上徹底把大方和有錢坐實了。
“給高安康送燈的事也交給高建林兩口子了。”冬梅娘道:“聽說今天坐車去城里找他爹去了,有人猜測這次怕是要給他爹養老了。”
畢竟,都這么有錢的人了,養親爹不也天經地義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