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欠我媽一條命。”
看老太太一把鼻涕一把淚,高安福聽完淡淡的問了一句:“你們找我,是想讓我怎么做?”
“孩子,我們來是想帶你回市里,然后跟著我們去京城,京城有好的學校好的老師,我們會為你的未來做好規劃,讓你以后出國深造……”
挺誘惑人的啊!
“孩子,這些年,我天天都在想你,經常做夢夢見你媽媽問我你在哪里……”
“那還真不容易啊,十二年了,你總算找到我了是吧?”
這話真的只能哄三歲小孩子!
同一個省,甚至是一個市,想找自己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兒嗎?
整整十二年了,她們從未出現過,現在突然間來賣慘,來訴說親情,說有多想自己,這話,誰信?
高安福甚至覺得,鄭家一定發生了什么事兒,所以才會想起來找自己?
“是啊,孩子,你答應外婆,跟著外婆走,好不好?”
高建成在旁邊聽了心如刀絞!
這個小孫子自己怕是留不住了。
“鄭奶奶,謝謝你們對我的關心和愛護,不過,我是農村里的孩子,去城里會不習慣的。”高安福早就下定了決心,不管他們說什么自己都不會離開爺爺奶奶。
是爺爺奶奶給了他一個家!
當年要不是爺爺把自己從通安村帶到鎮上,或許他就廢了。
是的,越長大,越對小時候的所作所為感到羞恥,張桂蘭教他偷村里人的瓜果蔬菜,教他罵人打人的事兒記憶猶新。
長大后上學的他懂得了一個道理,能讓人閉嘴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自己變優秀,讓別人欽佩和仰望你。
今天鄭家的兩個老人出現在這里,也不排除知道自己成績優異的事。
如果自己像高安康那樣是一個傻子,他們還認自己嗎?
十二年,四千三百八十個日夜,又不是十萬八千里的路,就算是數螞蟻也是能走到這兒來的。
她是怎么把天天想自己的說出口的?
別說她不知道自己落腳點在哪兒?
當年把才出生的自己扔給高思文就應該是調查得一清二楚的了。
所以,有些想念,只能嘴上說說而已,別當真,誰當真誰就輸了。
“孩子,你現在小,你還不懂,城里的一切都比縣城好,更何況,那是京城。”老太太突然想起了杜紅英的孩子:“你是知道的,你幺叔的五個孩子都在京城上學,為什么?就是因為他們知道在京城接受的教育完全不一樣,是你們這個小縣城不能比的,老師也比這兒的老師本事高……”
“鄭奶奶,你大約是不知道我們這個學校的老師有多厲害。”說自己不行可以,但不能說學校不行,更不能說老師不行。
縣中的升學率在全市都是排得上號的。
別的不說,單就田老師來說,市里的重點學校都想挖她去,但是田老師堅持留下來教高三,年年帶出一批很厲害的大哥哥大姐姐。
“今年我們學校就有兩個學姐學長考上了京大。”
“一個學校幾百個學生才考上兩個,在京城,一個班都不止兩個。”鄭老太道:“你聽我們的,我們不會害你,我們會為你請家教,會給你多方面的培養和教導,外語、鋼琴、繪畫等等,讓你變成一個很出色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