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好了就好。”陳冬梅感慨道:“這人啊,上了年紀就像機器老了一樣,總是這個螺絲不對勁兒就是那顆螺絲生了銹,不像年輕的時候,整天干不完的活兒吃不飽精神還好。”
杜紅英聽了就想笑,冬梅娘又在憶往昔了。
“你看看現在的日子多好過啊,想吃啥買啥。”陳冬梅道:“我們小時候,像這樣燉一根豬腳,那得吃過正月半,豬腳燉風蘿卜,蘿卜舀來吃了豬腳還得留著待客。”
“去別人家做客,都不能吃燒白。”
杜紅英一愣,不吃燒白留著好看嗎?
“那燒白主人家是要留著待客的,就吃燒白下面的咸菜,今天用了,明天又要端出來,要是誰嘴饞吃了,背后是要罵不懂事,嘴饞的。”
“個個都這樣嗎?”真沒想到,走人福還有這樣的潛規劃。
“那不是呢,哪家哪屋有那么多錢買肉待客,都是這樣的,不能貪嘴。”
杜紅英張大了嘴巴,小時候的事兒她記不得太清了,不過有一點她記得,跟著大人們去走親戚,總會被教導:不是讓你去吃東西的,是讓你長見識的。
娘說的這些見識她都記不得了。
“都中午了,爹怎么還沒回來?”
杜紅英的飯菜都做好了,開學后紅兵和小靜帶著孩子都在縣城里,周天才回村里,所以只有他們三人開飯。
“等到十二點,你爹不回來就我們自己吃。”陳冬梅早已習慣了:“懶得說他,明明退休了,搞得比沒退休還忙。”
“爹經常沒回來吃午飯嗎?”
“那不是呢,一出去就是一整天,有時候天都快黑了才回來,一大把年紀了騎個自行車東走西躥的,我都擔心他哪天摔了。”
“娘,不會的,您別亂操心。”
嚇了杜紅英一大跳,這年紀摔了可不好玩兒。
不過一想到爹不回來吃午飯,若是自己不在家,那娘中午豈不是一個人吃嗎?
“平時就是我一個人吃午飯的時候多,我就吃點剩飯剩菜或者煮點面條就好,一個人懶得做。”
杜紅英聽了心里五味雜陳,再次想起了紅兵當年堅持回鄉是真的在給自己和紅衛做堅強的后盾。
他們周末或放假的時候都會帶著兩個孩子回來陪在老人身邊,才會顯得家里不那么孤單寂寞。
說起來,兒大女成人,兒孫一大群,結果兒孫自有兒孫的事兒,到老了,老伴這兩個字的含義真的很明顯。
“娘,要不,你和爹跟我一起去住一段時間吧。”
“不去,哪兒都不去,我在家里自由自在的。”陳冬梅道:“你們年輕人喜歡熱鬧喜歡大城市,我可不喜歡,我還是喜歡我的農村。再說了,你爹也肯定不會去。”
“去哪里?”杜天全就這么騎著個自行車沖進了小院。
“紅英說讓我們跟她去。”
“不去不去。”杜天全道:“我忙得很,哪兒也不去。”
“你又忙啥子?”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