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趙大瓊陪著老太太去鎮上買菜。
邊走邊聊天。
“老房子那邊拆了說是要修學校。”
“那是怎么賠償的呢?”
“按面積賠,一賠二,我們老房子屋基有七十平方,我和你舅舅計劃再添一點錢,要兩套房子,一個九十平的套三,套二給趙春,套三給趙成,我們和趙成住一起。”
“那得添多少錢啊?”
“四千塊,一平方兩百呢,我們得添二十個平方就是四千塊。”老太太道:“這幾年我們家不太順,先是你舅舅身體不好住院,后來我又摔了一跤摔斷了手,去年李三妹又生了一場病,家底掏空了。”
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遇上生病就是一場災難。
趙大瓊能體會到這種無奈。
“春春男人在做泥水匠,這兩年生意好掙了點錢,春春說拿錢給我們買,但是趙成又怕他妹妹因為拿了錢回來受男人的氣,不同意要。”
“李三妹想著租房子要花錢,把趙成和孩子都帶回娘家去住了。”
“老頭子就去廢墟里扒拉一些鐵絲廢品賣,每天也能掙上三五毛。”
趙大瓊聽得好心酸。
結果,就是這樣的家境了,老太太買肉居然要買五斤。
“舅媽,不用買這么多的,吃不完。”
“能吃完,你們來了,我把趙成和趙春都喊回來,就當一家子提前團年了。”老太太堅持要買這么多,并掏出了自己荷包里的一個塑料袋,然后打開是一個黑白格子的手帕,一層一層的打開。
“來,把錢收了。”趙大瓊拿了錢給屠戶,把舅媽的手按住:“舅媽,不用了,我來給。”
“那怎么行,你們來是客,哪有你們給錢的道理,羅四兒,不收我侄兒媳婦的,收我的。”
那叫羅四的屠戶拿著錢就有點為難了。
“老板,收我的,我是晚輩,理由收我的。”
“要得,收你的。”羅四道:“趙大娘,你侄兒媳婦有孝心,就收她的了,你的錢啊留著買糖吃。”
“哪能這樣啊,這樣不像話!”
“舅媽,我們是一家人,就不要分得這么清了。”
“大瓊啊,我家勇娃子腦子不太清醒,這個家全靠你,你們掙點錢也不容易,我得把買肉的錢給你。”老太太堅持打開手帕給錢。
“舅媽,勇娃子腦子不清醒有力氣,他能掙。”趙大瓊覺得在舅舅舅媽面前裝窮就很內疚:“能掙來吃,能掙來養孩子,我們的日子還過得去。”
“你呀,不要瞞著舅媽,舅媽都是過來人。”老太太卻以為是趙大瓊強撐:“這一家一屋開支大得很,你們年輕能掙是好事,但是還得存一些,兩個娃子讀書要用錢,以后娶媳婦也要花錢,要節約點,晴帶雨傘飽帶干糧,掙了錢得多存點。”
“舅媽,真不用的。”
“拿著,拿著,不拿著我就生氣了。”
趙大瓊沒法,只好接過了老太太遞過來的錢。
“這就對了嘛,哪有你們來了還要你花錢買菜的道理,說出去都丟人。”
趙大瓊苦笑。
自己一家來了要讓老太太買肉辦生活,是給他們增加負擔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