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杜紅英是怎么也沒想到看起來不怎么著調的喻慶會是古玩市場的行家。
據老爺子說,喻家老爺子是行業內出名的泰斗,喻慶也是從兩三歲就被自家爺爺帶在身邊養大的。
這讓杜紅英再次感慨: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生崽打洞洞。
世家大族的孩子不是外界想像中的用錢堆出來的,而是家學家風家訓,是底蘊,是傳承是發展。
那是真正的出生就在羅馬,他們學上三五年的東西,在普通人家孩子可能是一輩子都摸不到的天花板。
普通人家孩子想要達到那個高度,只能靠勤奮和天賦,所以真正的寒門貴子少之又少。
“表嫂來了。”喻慶連忙請她入座,親手倒了茶。
杜紅英看著比大拇指大不了多少的茶杯心里抽了抽。
她以前陪老太太喝過,這叫功夫茶。
你說七老八十喝功夫茶沒什么,但是,你一個三十二歲的年輕小伙……這杯茶能打濕牙嗎?
“打擾你了,我家那點事兒姑姑給你說過了吧?”
“說了,你帶來了嗎?”
“那個……”杜紅英有點不好意思:“我只帶了一個碗和一方硯,小五看過,我爹不太信。”
“呵呵,正常,小五年紀小,大人都是以年齡論英雄的,我剛出道時也沒人信服。”
杜紅英……好吧,眼前的人是真的不能小看,三十二的年齡鑒寶工齡得有小三十年了吧。
“那請你掌掌眼。”
杜紅英小心的將那個碗從盒子里取出來。
那啥,不知道價值的時候就隨便拿隨便放,還成了盛古筒幣的工具。
知道值兩百多塊錢了,冬梅娘簡直是輕拿輕放,叮囑了又叮囑。
“這個碗是宋代影青斗笠碗”喻慶看了看:“目前不怎么值錢,但是很有收藏價值。”
和小五說得一模一樣,杜紅英是真的不敢懷疑自家閨女的能力了。
“那你看看這方硯呢?”
杜紅英從小五那里知道,硯的單位要說方,而不是一個。
“這方硯……”喻慶翻過去翻過來看了看:“表嫂,這方硯出不出?”
出不出,就是賣不賣。
果然啊,了解他的還是老爺子。
這是被看中了。
“這是我爹的東西,我不敢做主。”杜紅英都不問值不值錢了,不值錢喻慶怎么看得上?
“請問杜伯伯從事這一行有多久了?”
“什么從事這一行啊,就是搞來玩兒的,上個月退休了,我讓他們來京城玩一段時間,不知怎么就被吸引了,聽我娘說經常往潘家園那邊跑。”
“潘家園?”喻慶想了想點了點頭:“那杜伯伯一定對這個有所研究。”
杜紅英……真是高看了啊。
她都不好解釋,老杜同志在古玩市場上就連半罐水都算不上,那是純純的新手小白啊。
“這方硯是個好東西,去年一個拍賣行拍了一個同款,起拍價兩萬八,最后被港市一個老板以六萬八的價格買走了,如果出的話,我給七萬。”
杜紅英……錢真的這么好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