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英問向雪會不會踩縫紉機?
向雪點頭,她會呀。
結婚的時候有三轉一響,縫紉機不是擺設,她是真的會用。
大到裁剪一件衣服褲子,小到縫縫補補。
“是這樣的,我們庫存不是很多嗎?我和廠里的各級主管都商議了一下,發放工資的時候制定兩個方案,可以選擇現金,可以選擇布料。”
向雪腦子一時沒轉過彎。
“布料在出廠價的基礎上還再優惠兩成,你要是會做衣服,我就尋思著我的工資拿布料,然后請你幫忙做點衣服。”
“不是吧,英姐,做這些衣服你又不穿?”
“我讓人去賣。”
啥?
蘭英早就想好了,既然是老周同志讓她接手的,那她怎么能放過周家的資源呢,該用的能用的都用上,全體總動員。
比如家里前兩年新換的阿姨小吳,除了給二老洗衣做飯打掃清潔衛生外其余時間都挺自由的,晚飯后就讓她去擺地攤,掙多掙少無所謂了,這就是自己的一個態度。
為了解決廠里的庫存,她豁出去了,廠長都這么拼,你們不拼好意思嗎?
“英姐,我真是服你了。”
向雪感慨不已,心想回等得給表妹寫封信,說說她這個未來婆婆是一個拼命三娘!
“這事兒,你可以往外透露一點。”
蘭英給向雪使眼色。
向雪……懂了!
就是選擇拿布料,然后做成衣服去賣,中間還可以賺點小錢!
最終的目的就是讓條件允許的職工選擇拿布料。
“對了,英姐,你說這衣服上哪兒賣?”
“我公婆家的阿姨是農村的,我問過,他們鎮上擺地攤賣衣服的人還少呢,我們這布料不差,比外面價格低,難不成還賣不掉嗎?”
誰還沒個農村親戚!
城郊或許真的有市場。
向雪腦子被灌迷糊了。
一路走一路想。
剛到家門口,就遇上了自家婆婆,她身邊站著的是一個農村老太太和一個農村姑娘,這兩人面熟,但是記不起是誰了。
“小雪回來了呀。”婆婆范氏介紹道:“這是陳濤老家的六嬸,這是你六嬸的小女兒秋菊。”
秋菊?
春花秋菊冬梅,這些名字都有特色。
向雪下意識的看了一眼那姑娘。
“秋菊,快喊你嫂子啊,你嫂子可能干了。”六嬸連忙向女兒使眼色:“這丫頭十七歲了,沒見過世面有點膽小,她嫂子啊,你別見怪。”
“六嬸,沒事兒的,自家姐妹見什么怪。”向雪笑了笑:“你們這是?”
范氏一聽這話就急眼了,連忙向兒媳婦使眼色,讓她別多問,自己好不容易才要送客的。
奈何向雪看秋菊很順眼,熱情好客就這么多問了一句。
“哎呀,我們就是來找你這個當嫂子的,我聽說你在紡織廠上班,你們那兒工資高,活兒輕松,這不,你這個妹妹手腳還是蠻利落的,看能不能幫幫忙,把她帶到紡織廠學點技術,哪怕是當臨時工也行啊?”
向雪看向婆婆,一臉的尷尬。
范氏頭都大了,兒媳婦廠里都發不出工資了,這話她也不敢講啊。
只要給這個陳六嫂一說,回村里她必定開著大喇叭宣講。
到時候指不定說她們一家在城里過得有多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