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很多規矩我都不懂,還請您多幫幫忙。”
“沒問題的,你說了按照我們當地的鄉下習俗來,那我就給你安排。”
披麻戴孝,請道士,這些事兒要早在十多年前肯定是要戴高帽子的,現在倒是放開了。
上面沒管得這么嚴,下面就還按風俗來。
村長很能干,什么都幫杜紅英考慮得很周全。
請全村人吃飯,幫忙的都給紅包,操辦了一天一夜,在第三天凌晨由村里人幫忙將沈大娘入土為安。
鄉下的林地里,沈家祖墳旁邊新豎起了一座墳墓。
空氣中還彌漫著香燭的味道。
杜紅英撫摸著石碑,眼睛又紅又腫。
“老娘,您安息吧,我會盡快把干爹送來和您團聚的。”
陳冬梅看著這一幕也抹了一把淚。
“真是想不到,我這次來京城還能送你一程,沈大嫂,你下輩子一定會有兒有女幸福美滿。”
兒女有什么用?
用冬梅娘的話說,就是在最后這一時刻能陪伴,能給予體面。
“紅英,回吧。”冬梅娘也心疼女兒,整整四天四夜,女兒寸步不離的守著,實在困了就去瞇一會兒。
一有點空就打電話安排各種后事。
總而之,老太太也算是心愿得償。
杜紅英這個干女兒做的事兒親女兒大約也只能做到這個份上吧。
“姐,節哀。”
文菊也來送了沈大娘最后一程,她也很感慨。
一個月前她還來老太太這兒拿糕點回去給女兒吃呢,前天接到電話卻是這么大的事。
“我沒事兒。”杜紅英握著她的手:“看吧,小菊,人的命就是這么短暫,就只能活這么短短幾十年,所以什么事兒都不要放心上,過去的就過去了,要向前看,好好過好每一天。人死萬事空!”
“嗯,我會的,姐,你這幾天瘦得厲害,你要好好休息一下。”
“沒事兒,我休息兩天就能恢復過來。”杜紅英知道她要上班:“你回吧,不用擔心我。”
“好。”轉身看向冬梅娘:“娘,您要不去我那里住一段時間。”
“過兩天再說。”冬梅娘知道文菊現在日子好過了很是欣慰:“我在這村里住三天,陪著你姐給你沈大娘送三天的燈,然后再回去……”
回去干嘛呢?
照顧小兒媳婦的月子。
她不在這幾天都不知道胡雪在姜琪面前是怎么編排的。
“哎……”
“娘,怎么了?”
杜紅英覺得娘不是無緣無故嘆息的人。
“按道理紅衛都應該來送沈大娘的,怎么就沒個動靜?”
冬梅娘覺得是自己沒教好小兒子,連這點人情世故都不懂。
趙崇慶帶著幾個孩子來送老太太最后一程的時候可是說過的,紅衛找過她們,也知道沈大娘病危的事兒,結果,紅衛沒來。
“也不知道平平和孩子……”
“娘,您別擔心,有兩個阿姨照顧,平平媽媽也休年假,未必三個人都搞不定月婆子和娃娃嗎?”杜紅英道:“小靜生杜二娃的時候爹在住院,你不僅要照顧月子還要照顧樂樂都忙空了,她們三個加起來都不如你噢?”
“……”
冬梅娘到底沒再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