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英堵住了他的嘴。
她怕!
經歷得多,看得多,膽子也就越小。
她甚至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像是一個合格的軍嫂了。
“對了,小潘呢,怎么沒看到他?”
杜紅英突然感覺像少了點什么?
“小潘還在蓉城軍區醫院。”
“咋了?”
“一次出任務的時候遇到雪崩,沒跑贏壓了一條腿……”
“他沒事兒吧?”
“左腿骨折,養一段時間再回來。”
“真的養一段時間回來?”
不會退伍什么的?
“嗯,會等他回來。”
“你們去的時候不是初夏嗎,怎么會有雪?”
“在邊境上有些地方綿延幾百公里,很多地方都是無人區。有些地方常年積雪,平均溫度在0度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可以達到零下40多度,晝夜溫度很大,有時白天零上15度,晚上可能就是零下20多度……”
“那邊戍邊戰士條件更艱苦……”
杜紅英光是聽聽就心疼他們。
同樣是年輕人啊,穿上軍裝就肩負著戍邊的責任,守護著祖國和人民的安寧。
總以為是太平盛世沒有戰爭,只不這些事兒在電視新聞廣播上都沒有報道而已。
當人們為了生活為了工作奔波忙碌,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還在鬧騰的時候,永遠不會想到在邊境線上有人用生命在守護著這一方凈土。
小老百姓又怎么會想到邊境線上有那么一批人夜以繼日的巡邏保護著我們的每一寸土地。
事關國家領土完整,我們的戰士豈能退讓一步?
“總感覺他們都不太安分。”就像村里人爭田邊土角似的總想要來挖你家的土種你家的地。
“可不,還以為是大清的時候,都想來占點便宜,我們豈能讓他們得逞。”高志遠道:“不止這兩個國家呢,邊境上一共有好幾個國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不惹事但絕不怕事,敢來肯定就把他們打回老家。”
聽到這么霸氣的話,杜紅英的腰桿不由得硬了起來。
是啊,現在的華夏再不是當年那個被人瓜分的大清了,祖國媽媽有足夠的能力保護她的子民不再受欺負和奴役。
杜紅英這輩子也不再是當年那個只知道一畝三分地的農家婦女,眼界和學識也越來越開闊,只因為,她身邊有這么多優秀的人,自己也讀書看報聽新聞,也與時俱進。現在高志遠談這些事兒她都能聽懂。
她很感激當年周貴芳對自己的提醒,也感激文菊對自己的傾曩相授,如果不是她變優秀了,現在高志遠與她談國家大事,她就只能與高志遠談柴米油鹽了,
只有自己站上了足夠的高度才能與高志遠匹配,而不是永遠仰望他,導致二人的差距越來越遠,越來越累。
高志遠雖然回來了,但是依然忙得不見人影。
杜紅英唯一能做的事兒就是做好內勤,給他好好補補身體。
“嫂子,你買菜呀?”
楊丹看到杜紅英眼前一亮:“嫂子,聽說高首長回來了?”
“嗯,回來了。”
“那潘同志他……”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