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崇慶離趙家有幾里路,一個月總會尋著時間回娘家住幾天,為的就是陪陪二老,再加上她喜歡熱鬧,自己的兒女還沒有孩子,很喜歡杜紅英的這五個孩子。
她的臥室是一直保留著的。
“小慶搬回來住最好。”趙崇強夫妻連忙表示感謝:“我們常年在外東奔西跑顧不上家,大哥就更靠不上了,家里……”
老太太在的時候就是一個完整的家,什么都不用他們操心。
老太太一走,他們發現:年邁的老爹身邊也得留一個人照看。
雖然有三個阿姨,一個負責照顧兩老的生活起居,一個負責煮飯,一個負責家庭衛生,但是,遇上事兒的時候她們會慌神。
家里需要一個年輕人主事。
杜紅英說留下來都覺得不現實。
誰家好好的把一個年輕人捆在家里啊。
“小慶搬回家住。”老爺子道:“以前怎么生活以后還怎么生活,孩子們也要和以前一樣好好學習,咱們都好好的過日子。”
眾人全都沒吭聲。
老爺子說這話就是金口玉。
這一頓飯吃得特別是的沉默。
事實上就是大家都沒胃口,草草的吃了兩口都放下了。
讓杜紅英沒想到的是,飯后趙家又來了一次重要會議:會老太太的遺產。
“老太太走得急,從來沒個交待。”老爺子讓趙崇慶和趙月嵐把兩個首飾箱抱了出來:“這是她的金銀珠寶首飾,她是一個愛美的人。你們也很孝順,這些都是你們給她買的。”
老爺子想起當年她出嫁時的金銀首飾心口一陣刺痛。
那年她十八歲,不說十里紅妝陪嫁也是豐厚,好幾箱的珠寶首飾……
在最艱難的日子里,幾乎是靠著典當變賣她的首飾支撐。
趙家的產業能興旺發達延續到現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她的嫁妝托了底。
待日子過起來了后,她的老物件幾乎都沒有了。
好在孩子們孝順,知道她喜歡這些,走到哪兒看到好的都會買回來送她。
“這些東西我也不是很了解價值,”老爺子道:“這樣吧,你們孫子輩的一人來拿一件,然后浩宇他們兄妹五人一人拿一件留個念想。于下的,老二和小慶買得最多,你倆誰買的誰拿走。”
杜紅英都不好意思去拿。
她知道大房就老趙同志那點津貼怕是買一件都夠嗆。
趙月嵐去拿倒也能理解,畢竟是跟在老太太身邊長大的幺孫女。
自己去拿就有點……再有,五個小家伙還要一人拿一件,怎么看都覺得自己在撿大便宜。
看杜紅英沒動手,趙崇慶取了一條紅寶石的項鏈給她。
“姑姑,我就不要了吧。”
“這是老太太的遺物,你拿著留個念想。”趙崇慶道:“這條項鏈是她滿七十歲的時候我買的,當時她很喜歡,但是一次都沒戴,說年齡大了戴上不合適,配你正好。”
“姑姑……”
“拿著。”
杜紅英只好收下。
等全部都拿完后,還剩下一箱子的首飾。
“爸爸,我和二哥二嫂商量了一下,余下這些就作為三份大哥二哥和我一起均分。”
“你們怎么安排都行。”
然后就又分成了三份,杜紅英代替大房拿到了屬于老趙同志的那一份,感覺都有點燙手。
杜紅英……真的,大房又是撿便宜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