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阿妹和婆婆周淑蘭帶著大包小包的一個貴重的行李箱去了邊境生活。
杜紅英也時常關照著她們。
“杜姐,來,喝茶。”
杜紅英坐下來,看著梁阿妹幾案上的東西突然就覺得很酸澀。
當年性子跳躍的姑娘為人妻為人母也沒有改變的性格,卻在王騰犧牲后變得如此厲害。
“阿妹,過年了,要回深市看看阿爹阿媽和源源嗎?”呷了一口茶,杜紅英輕聲的問她。
“又要過年了。”梁阿妹臉上閃過一瞬間的痛苦,不過很快就收斂了心神:“時間過得真快啊,又是一年新年了到,我就不回深市了,曾醫生說我肚子里這兩個指不定什么時候就要出來了。”
“也是,那就在這邊過年吧,想吃什么,我過年做給你吃。”
“我都行,我不挑的。”
杜紅英……當年那個嘴饞的姑娘說不挑嘴,這并不是什么好事。
事實上,梁阿妹覺得男人沒有了,沒有慣著自己的男人,誰也沒有慣著自己的理由了,她得隨大流,得學會適應。
“周老師呢?”
“媽買菜去了。”
她不挑嘴是一回事兒,但是婆婆居然在研究廚藝。
婆婆解放前也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千金大小姐,后來被艱苦日子磨成了隨意的性子,對吃食上也從來不講究。
卻因為她,因為孩子,因為愛,她變成了一早出去逛菜市場,一日三餐下廚房,邊翻著書邊炒著菜的普通家庭主婦。
因為懷著兩個孩子孕晚期,她行動困難,婆婆甚至還給她洗腳洗衣服這些。
“老太太精神還是挺好的。”
“嗯,她說她有使不完的勁兒。”
明明瘦瘦弱弱年過六旬的老人,就因為找到了兒子,兒子犧牲了媳婦肚子里有兩個孩子,老太太強制性的讓自己變年輕。
不會的都在學。
“她說她要學做一個好媽媽。”
把那些年對兒子的愛都彌補在兒媳身上。
杜紅英看著這婆媳的日常看似正常,心里卻很是酸澀。
正說著話,周淑蘭回來了。
“紅英來了,正好,我買了魚,今天中午就留下來吃飯,也嘗嘗我的廚藝。”
“好啊,我來幫忙吧。”
“不用不用,我現在的廚藝自我感覺還不錯,你和阿妹聊聊天,等著就行。”
“好。”
杜紅英知道老太太是怕兒媳太孤單了,是想讓自己多陪陪梁阿妹。
“孩子的名字取好了嗎?”
杜紅英其實也不知道怎么聊天,最后只好拿孩子說事兒。
“還沒呢。”梁阿妹道:“不過小名倒是取好了,一個叫平平,一個叫安安。”
平平安安,這是所有父母的心愿。
“我不是取名字的料,我讓媽來取,媽說她得好好想想。”
男孩女孩名字都各取兩個備著。
從王騰犧牲后,梁阿妹再也不和杜紅英開玩笑說生女兒當她的兒媳婦了。
不管兒女,她都是想多留一段時間在身邊吧。
“珠寶行那邊你去的時間多嗎?”
“不多。”說到珠寶行,梁阿妹一聲嘆息。
“咋了?”
“我尋思著明年我的工作可能會有大的變動?”
杜紅英不解的看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