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英又去找蘭勇要人才。
“我還真給找著了一個,正準備告訴你呢。”
“人呢,趕緊的送來,阿德叔的玉器首飾行下個月就要正式營業了,我的還連影子都沒有。”
感覺自己要錯億,杜紅英心急如焚。
“是當地的一個老人,腿腳不太行,我給你一個地址,你去拜見他,能不能出山就看你的本事了。”
杜紅英……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劉備都能三顧茅廬,未必我還有什么放不下的身段?只要有本事,她就天天蹲守也把人給請來。
就在杜紅英準備去請人才的時候,老趙同志又回軍區了。
那啥,她還是沒忘記自己的主要職責:照顧老趙同志的胃。
“嫂子,首長這段時間在又沒能按時吃飯,您看又瘦了不少。”
小關也是很無奈,只要離開軍區去前線,別說養胃了,就是吃藥能準時都不錯了。
“這仗何時是一個頭啊。”從去年四月開打,打到現在還在打。
杜紅英有時候很恨自己上輩子的無知,天天只知道煮飯洗衣服,不看電視不看報紙,對國家大事一概不知。
在那個家里,聽得最多的就是張桂蘭的顯擺:我家志遠又立功了,我家立志又升官了,壓根沒提過什么受傷什么的。
這輩子親眼看見了高志遠幾次的死里逃生,所有的軍功彰都是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想著上輩子他獨自一人默默的扛下了所有的傷和累就很心疼。
“快了快了。”
小關其實也不懂,但是他覺得快了是因為首長好像接到了什么新的命令。
“高志遠回來了嗎?”
“高首長還沒有回來。”小關道:“嫂子,我聽人說我們這個軍區要撤退了。”
啥?
“據說,要換一個軍區的人上前線打仗?”
這又是幾個意思啊?
看小關好像也不明白似的,杜紅英也就不為難他了。
只想等高志遠回來問問。
當然,在沒有決定去哪里之前還是得認真的干工作,給老趙同志做飯調養他那嚴重的胃病。
“對了,小關,咱們軍區從這里撤走后首長是不是空閑些了,要不勸他去京城找專家做一個檢查吧。”
有病就得治,老趙同志這一年又一年的年紀不同,再不好好治療怕以后就后悔不及了。
“這事兒您和高首長得勸勸,老首長……”
當為一個勤務兵是不能說自家首長壞話的。
但是,老首長有多倔沒人有他這么深的體會。
他是根本勸不了一點兒,只有讓他的兒子兒媳來勸說了。
杜紅英第三天盼回來了高志遠。
這人……又黑又瘦了。
還沒說上兩句話呢,又被親爹喊進了書房。
作為后勤保障,杜紅英連忙讓小潘去菜市場買菜。
怎么著也要給他們幾個燒兩道拿手好菜。
從買菜到燒好飯菜,整整一個半小時,這爺兒倆也沒有出來。
這是把家當司令部了啊?
算了算了,她一個婦道人家,不懂就閉上嘴巴,反正少說多看是她的原則。
等飯菜都冷了又熱了熱了又冷父子倆總算出來吃飯了。
吃過飯,老趙同志又帶著小關去軍區加班去了,小潘很有眼力勁兒的說自己有事溜了。
高志遠……嗯,不錯,一個個都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