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英送阿黑去上學。
阿黑邊走邊停下來看著她,看得出來,他很是不相信自己還能有上學的那一天。
“我上學了阿媽沒人管。”
“你不都說了嗎,你跑得快,放學就跑回來給阿媽煮飯。”杜紅英道:“你阿媽也同意了啊,平時你就把水啊吃的這些東西都放在床邊。”
杜紅英不知道阿黑媽是什么病,又黑又瘦,說的話也聽不懂,聽阿黑的翻譯的意思是總會頭暈,有時候走路都會暈過去,所以她沒辦法正常勞作,大多數時候都是躺在床上的。
杜紅英有一種感覺會不會是營養不良啊。
她尋思著回頭去找一個醫生來給看看。
“阿黑,答應姐姐,你得上學。”
“我上學就只能和弟弟一個班了。”
“那又怎么樣?不管和誰一個班,你都要相信自己努力學習,你一定要記住自己的目標是以后當醫生……”做思想工作這種事兒杜紅英還是很拿手的,畢竟她家紅兵紅衛都聽過的,當然,更多的是榜樣的力量產生了作用。
阿黑看著杜紅英鄭重的點了點頭:“我聽姐姐的。”
這就對了!
杜紅英把阿黑送到了學校,這是她第一次見到這么簡陋的小學:房子居然是竹子做的?
“我讀書的時候是帳篷,這是去年在解放軍叔叔的幫助下修建了這種竹舍。”阿黑給他解釋。
這條件……在深市呆了兩年的杜紅英感覺到心酸。
“學校的學生人不多?”
她們到學校的時候正值校長在上面講話,數了一下也就三四十號學生。
“嗯,太小的走不了遠路沒來上學,像我這般大的能幫家里干活了也不用上學了……”
這是什么邏輯?
杜紅英第一次聽說到上學的年紀還得掐頭去尾取個中間值的。
“同學們,我剛才說的都記住了嗎?”
“記住了。”
“那你們說說,聽到聽到槍炮聲要干什么?”
“找掩體躲避。”
孩子們大聲的回答。
杜紅英瞪大了雙眼。
這就是邊境上的學校!
老師教給他們的第一課是保持警惕危險來時要怎么逃生!
“正常的啊,我們大家都這樣,聽到槍炮響就知道打起來了,就趕緊的找地方躲起來。”
杜紅英鼻子發酸。
學生們進教室了,杜紅英帶著阿黑找到了校長。
校長對阿黑要上學的事兒沒有意見,立即就安排進了二年級的班上去,果然如阿黑所說,是和二弟一個班了。
“去吧,去教室好好上學,學費姐姐給你們交,弟弟妹妹的都一起交,只要你們能上學,上到大學我都幫你們交。”
“姐姐,謝謝您。”
阿黑鄭重的向杜紅英鞠了一躬,轉身跑進了教室。
“同志,你是?”
“老師您好,我是阿黑的一個遠方親戚。”杜紅英不喜歡說做好事什么的,從此以后,她就當阿黑是親戚了。
之所以是遠方,是因為在他們最需要自己的時候沒有及時出現。
“老師,咱們學校這教室……”
是不是太簡陋了一些?
杜紅英想要不自己出資重建吧。
“我們這兒不一樣,距國境線只有800多米,這兒原來并沒有學校,是駐邊部隊的戰士說打仗也不能耽擱了孩子們的學習,他們給支起了軍用帳篷做教室……”
杜紅英聽得淚目了,軍用帳篷當教室,用子彈箱、炮彈箱制作的簡易課桌、小方凳重新上了漆,帳篷里掛上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家一家的去動員讓村民們送孩子上學,沒有老師,他們就在部隊中找有文化的官兵親自講,戰時上前線,閑時站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