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是垂青于有準備的人。
高建林的大孫子高德斌就想抓住這次機會。
高建林特意帶著他來咨詢杜紅英。
“投資農場?”
杜紅英很好奇這小伙兒怎么想著種地了?
畢竟,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想的是做生意賺大錢,現在土城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在種了。
再不像土地剛下放那些時候滿山遍野莊稼長得喜人,現在的地里都是雜草叢生。
年輕人打工回村后寧愿揣起手來玩樂也不愿意下地干活,干一年收入還沒有打工掙一個月多。
還又苦又累,一天都不能停歇。
高德斌職工畢業回來卻想種地,遭到了他爺爺和奶奶父母的一致反對。
奈何小伙子性子倔,就是想搞。
“是的,幺娘,我想做一個有特色的農場。”高德斌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就像那個qq農場里的那樣,可以……”
“什么叫qq農場?”
高建林連忙問他。
“就是一個游戲。”
游戲,這還得了,高建林連忙阻止。
“紅英啊,你說這孩子腦子里想的是啥呢?我還以為他是真的要做事,沒想到全是為了玩兒,不行不行,這肯定不行。”
“二叔,您先別激動,我們先聽孩子把話說完。”
杜紅英到底還是見過世面的,她想起了柳雨玲的攝影工作室,那高德斌這個農場或許也是一種新的經濟形式。
年輕人的見識不一樣,腦子也靈活,一切皆有可能,先別慌著阻止。
仔細聽了高德斌的想法,杜紅英最后給了一個建議:做一個企劃書出來。
“我給你找人幫你分析分析,看看成功勝算有多高,要怎么樣實施才能規避一些風險……”
杜紅英這一番說辭讓高建林心里都有點底了。
“看看,你這孩子做事就得多向你幺娘學習,多請教你幺娘,別只是頭腦一熱就要搞這樣搞那樣……”
杜紅英看著高建林訓孫子,就想起了高建成。
這兄弟倆上輩子的命運可是截然相反的。
那時候的高建成和張桂蘭夫妻可享福了,大兒子是老師,小兒子在部隊,家里家外大大小小的事兒有她這一頭老黃牛頂著做,兩老口很早就沒有干重活粗活了。
相反是高建林兩口子,同樣是養了兩個兒子,天天面朝黃土北朝天。
村里人都說高家的祖墳只保佑高建成不保佑高建林。
重活一世,杜紅英自己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身邊人的命運也有了不少的改變。
“紅英啊,那我就帶著這孩子回去了,讓他先弄那個啥企劃書了,這孩子做這事兒啊,還全靠你這個當幺娘的給掌掌眼。”
“沒問題,二叔,我會盡我最大的能力去幫忙德斌。”
上進的孩子杜紅英都喜歡,這些事兒都是小事兒。
高建林一家子也還不錯,高志遠說小時候也去二叔家混過幾頓飯吃。
挨揍了不給飯吃,他就在沈大娘家、王大爺家、高二叔家混一頓。
現在回想起來,誰家都缺口糧呢,讓他多吃了一口人家一家子就得把褲腰帶勒緊一扣,所以這些人情,他得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