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你對我們真的太好了。”
當年媽媽就說過,大姑子家有錢,但是能像她這么有錢還這么大方的人則少之又少。
說她福氣好,嫁了一個好人家。
人到中年的田靜掛了電話也在想:自己真的是福氣好!
這個房子要拆了,她和杜紅兵商量了一下,準備還是在學校旁邊再買一套房。
也不要太大了,兩居室就好。
因為現在兒大女成人,樂樂是不會回來住的;杜二娃更甚。
這小子扔到了軍校去后就沒回來過,每個假期都很忙碌。
畢業后就更不要說了,能偶爾打個電話回來報個平安都算他有孝心了。
以前的田靜會多想,覺得孩子長大了又怎么怎么樣了。
媽媽葉雨的忽然離世,讓田靜悟出了很多道理: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替誰焦慮都沒有用,好好的活過過好當下最重要。
甚至很多老師和學生都發生,拼命三娘的田老師情緒穩定多了,再也不那么急躁了。
面對那些不上進的學生她也不再恨鐵不成鋼天天把話落到他們頭上。
而是直接給他們放紀錄片。
這個紀錄片是學校基金會每年資助學生的實際情況。
也放定點援建村的那些小孩子為了上學爬坡上坎幾個小時到學校的場景。
紀錄片的最后是那些資助過的學生的現狀和感謝留。
“我常常在想,當年如果我輟學了,不到十八歲我會和我的堂姐一樣借了別人的身份證南下打工,在流水線上會結識一個男子,然后嫁給他生孩子,再然后我們夫妻一起打工,把孩子留在鄉下老人身邊,我們還回來在那流水線上沒日沒夜的干……”
而現在她的生活是在京城最大的醫院當主任醫師,她在給病人解決問題時游刃有余;她辦公室里掛滿了患者送的錦旗;八小時之外,她和愛人打高爾夫球;帶著孩子上培訓班;休假時帶著孩子去全國各地,世界各地旅游……
精致的生活就像是電視劇里編寫的那般耀眼。
紀錄片按下了暫停鍵。
“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樣的生活是不是很遙遠?”
有些孩子點頭,有些孩子默然。
“而這位同學,也曾和你們一樣坐在這個教室里面,從山里走向京城,她用了十二年時間,她換了自己的人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田老師道:“昨天,我上衛生間的時候聽見了兩個女生議論我,說田老師像滅絕師太一樣管得嚴,我反省了一下,我為什么要管你們呢?當老師是一個職業,教書育人是我自己的選擇,我熱鬧著這份職業,拿了這份工資我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所以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拼搏,從來沒有放棄過你們每一個人。”
“你們有出息了,可能會像這位學姐一樣感謝一下學校感謝一下老師,更多的未來連學校老師都不會提一下。”田靜道:“我教書三十多年,送出了數屆高考學子,我也沒想過要你們感謝,只希望,你們不要后悔自己的選擇。”
“好了,下課。”
夾著書本,田靜平靜的走出了教室,留下一群孩子面面相覷。
田靜走出教室門的時候深吸了一口氣,或許杜醫生說得對:尊重個人的命運,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學生不能理解她,她也沒必要往心里記,沒必要生氣,氣壞了自己沒人替!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