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下午的杜家很是熱鬧,家里有李叔,趙叔和隔壁的羅叔和杜天全一起長大貳,
下堂屋圍坐了一群的中老年婦人,婆婆、嬸子、大嫂的,杜紅英有好幾個都不太熟了。
杜二娃則帶著他的小伙伴們在上堂屋看電視,看了一會兒又跑到院壩里扇煙盒,彈彈珠。
田靜面前則圍著幾個學生娃娃,是本村的初高中生,她們沒能考上縣中,但是和縣中特級老師田老師是鄰居,近水樓臺怎么著也能得點月,就跑來求指點。
田老師脾氣很好,誰來請教都耐心的講。
別說,還真別說,老師與老師還是有區別的。
就拿寫作業這種事兒來說,經田老師一點撥整個腦瓜子就像開竅了似的特別的靈活,嘗到甜頭后她們更不會放過田老師回村的日子,大年初一也不影響搞學習。
老師最喜歡的就是這種勤奮好學的好孩子。
田靜樂此不疲。
據說每年正月初一杜家都很熱鬧,這是常態。
總的感覺一家人就只有杜紅英最閑,所以她忙著燒開水摻茶倒茶水。
看到李嬸子來了,下堂屋烤火聊天的人都連忙招呼她。
“快來坐,快來坐。”陳冬梅連忙喊:“今天當真是春節,春風把你都給吹來了。”
“李嬸子,快來坐。”
“李大婆,身體好些了?”
“哎,多謝你們的關心,好些了好些了。”李嬸子道:“這兩天感覺有點精氣神了,我在家窩著都快生霉霉了,就說出來走走看看。”
“對的嘛,出來走走看看,和我們聊聊天,人更精神點。”
鄰居們見狀紛紛站起來讓她坐。
“就坐我這個躺椅上來。”陳冬梅讓出了半邊:“我那個小表弟專門給我坐了送來的,現在上了年紀了,一坐下就想躺著,要不然腰酸背疼的,哪兒哪兒都不舒服。”
“杜大嫂福氣好。”
“都有福氣都有福氣。”陳冬梅問李嬸子:“石墩回訓練基地了?”
“回了。”
“哎呀,都說我們種莊稼辛苦,事實上各行各業都一樣辛苦,你看石墩當運動員,夏練三伏冬練三九,逢年過節都不能休息。”
“就是嘎,李嬸子,石墩咋個過年都不休息喲?”
“沒有比賽的時候是可以休息兩三天的,都說三天不練口生,三天不寫手生,他們搞訓練天天都得摸著練習,要不然就找不到狀態。”李嬸子在這方面還是比較懂:“還有就是我們國家才興過年,外國人不興過年呢,他們也不放假,有些國際比賽照樣進行。”
“不得了,石墩都要參加國際比賽了呀?”
“參加,比賽多得很。”李嬸子道:“啥子省內國內亞洲世界的,都有,忙得很。”
“石墩能干。”
“那是,石墩人家拿了很多金牌銀牌銅牌了,是我們通安村的人才。”
“還真別說,我們通安村是真的出人才,你看看,出了好多大學生。”幾個婆婆大娘就掰著手指算。
要算大學生,自然是從杜紅英開頭,杜家就是好幾個。
李嬸子見狀有點著急了,正說著石墩呢?
怎么又把話題扯這么遠去了呢?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