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主任啊,我前兩次看到你我就想找你了,思前想后的,又拿不定主意。”
“老人家,你找我有什么事兒?你盡管說。”
“是這樣的。”
老人自我介紹說是姓吳,一輩子沒有娶媳婦。
這就不對了,沒有娶媳婦哪來的兒子兒媳呢?
“我命苦,從小就沒有了父母。”吳大爺說道:“那年我只有十二歲,看到這路上路過紅軍,我也想要去參軍,但是那時候我真的太小了,他們的領導說不要我,我堅持要去,遠遠的跟在隊伍的后面。”
“跟著走了大半天,突然走在隊伍后面的還有幾個女同志。這一天突然間就聽到了一個女同志的放聲大哭,另外的女同志就在勸說。”
“一個人說:李同志,你節哀,孩子小你又沒奶水,確實沒辦法的事兒了。”
“是啊,李同志,孩子走了,就是與你沒有緣分,再說了,我們現在的情況不好,孩子選擇離開,也是上天的安排。”
“我在身后聽懂了,原來是地個李同志才半歲的兒子沒了。”吳大爺道:“她們準備用匕首撬一個墳把孩子埋了。我當時就想,挖坑這個事兒我在行,于是我主動說去幫忙。”
“那幾位女同志就說干脆讓我幫忙埋算了,她們得趕緊的跟上大部隊,要不然就會走丟迷路的。”吳大爺道:“當時,那個李同志還給了我一對銀耳環,說是作為報答,要我好好將他的兒子安埋了,不要讓野物傷了。”
“我原本是想跟著他們走的,結果就被這事兒給耽擱了。”吳大爺道:“或許冥冥之中有天意吧,我想著得了人家的報答總不能太敷衍,還是要好好的安葬,坑我挖得很深,我尋思著回去找一床破席子將他裹一下,結果就在我抱來破席子準備課他的時候,我發現他的眼睛睜開了。”
“那個孩子活了?”
杜二娃很激動的問:“是不是就是你現在的這個兒子?”
杜天全……你要不要這么聰明啊,聲音搞這么大干嘛?
“是的,那孩子還活著,哭聲小得像才出生的小貓叫一樣,我想可能是餓了,就趕緊的把孩子抱回村里,找了當時還在坐月子的陳大嫂喂他。”
“喂了后孩子就能哭出聲來了,然后我就帶著他一直到現在。”吳大爺道:“我們雖然是以父子相稱的,事實上,我只比他大十一歲而已。”
一個十一歲的孩子在那個艱苦的年代里帶著一個未滿一歲的孩子,那些苦日子是怎么熬過來的簡直無法想象。
“我帶著他吃百家奶,吃百家飯,我去哪他去哪,為了活下來,我什么都干。”
吳大爺甚至承認自己偷過地主家的糧食,也去搶過鎮上鋪子上的糕點。
“解放了,政府給我們兩人落了戶口,我們是貧農,給我們分了房子和土地,從此以后我們就在這兒安頓下來了。”吳大爺道:“我給孩子取名叫吳李勇,吳是我的姓,李是他親生母親那個李同志的姓,后來孩子長大了,我經他張羅著娶妻,后來生了一個兒子,兒子又生了兩個孫子……”
“院壩里的是您的孫子?”杜天全道:“看你們挺熱鬧的一家人。”
“是吳李勇的孫子,按照輩份算,是我的曾孫子了。”吳大爺道:“我的孫子和孫媳婦去山外打工去了,一年半載才回來一次。”
“原來是這樣啊。”
真是誤會以啊,剛才還以為是他的孫子呢。
不過也是,算著歲數,吳李勇也是六十多歲的人了。
“大爺,我能幫您做點什么?”
杜天全覺得如果沒猜測的話,大約是和吳李勇的身世有關。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