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娘,你不用擔心我,我們會安排的。”
“這些事兒我得先說清楚,手心手背都是肉。”陳冬梅看著兒媳婦:“你們兄弟姐妹我都是一樣的對待,兒子媳婦閨女女婿我一樣的疼。”
“娘,您真好。”
論有一個明事理的婆婆的重要性。
都說婆媳矛盾是千古難題,田靜卻從來沒有這種擔心。
她和杜紅兵談了四年的對象,寒暑假也經常來杜家,杜家人的善良勤奮努力團結上進深深的吸引了她。
當年和媽說自己的對象是醫生時老媽沒說什么,但當自己說對象家是農村的時候她是反對的。
媽說農村的婆婆沒文化而且還是事精,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自己吃過的苦都要讓媳婦吃一遍的,你好好的一個大學生,咱家又不差,你找誰不好要找農村人?
事實證明,并不是所有的農村婆婆都是那么尖酸刻薄的,農村也出好婆婆。
“看你這話說得,我不對你們好對誰好去?以后我老了可指著你們給我養老呢。”
“娘,您放心,我們肯定會孝順您的。”
“那是,我養的孩子個個都是好的。”
說到這兒就想到了高思文。呵呵,張桂蘭可沒有這個福氣了,想著早些年她可真是和自己演了一出好戲啊,還弄得姐妹情深。誰不說上兩句:你們兩家人相處都像親兄弟親妯娌似的。
結果卻是啪啪的打臉,鬧得現在成了對面相遇都把臉別過去的仇人。
陳冬梅為人處事的原則一根是:我不惹事也不怕事,別說全生產隊,就是全村全公社明面上估計也就張桂蘭這一個仇人了。
再想想張桂蘭過的日子,她只想說四個字:活該!報應!
杜紅英接到李紅梅的八卦信的時候也是送了這四個字。
不得不說,母女倆相隔千里都很有默契。
不過一想到田靜和文菊都快要生了她很高興也很郁悶,她是真想過段時間回家去看小侄女或小侄兒,可是還要上班。
一周七天有六天都得按時上下班。
作為單位多次的先進個人杜紅英是真的不好意思溜邊。
回家收到家書看完就只有一個念頭:這破班是真的一點兒也不想上了。
“紅英,在家沒,紅英?”
外面敲門,是大表姐來了。
打開門一看,跳出來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姨,有沒有想我呀?”
“呀,我家妞妞回來了。”嘖嘖,果然是女大十八變啊,部隊文工團培養出來的女戰士不愛紅妝愛武妝,穿著軍裝更耀眼:“怎么有空回來了?”
“跟團里一起到深市慰問演出,正好有時間就回來看看你們。”妞妞歡歡喜喜的拉著她的手“好久不見,感覺我姨更年輕更漂亮了。”
“小妮子是懂得夸人的。”誰不喜歡說自己漂亮啊,杜紅英聽了樂呵呵的:“來,快進來坐。”
“姨,你猜前幾天我見著誰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