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進了靖河縣城已經是傍晚了,遂找了最大的一家客棧住下。
下樓吃飯的時候,聽到很多人都在說,明天要早起去占個位置什么的。
滄海上前一打聽,才知道明天是三月初三,吳地一年一度的花朝節。
蔣禹清一聽,立即決定留下來湊這個熱鬧。
于是專門喊了個小二過來,同他仔細打聽了本地花朝節的風俗。
方知明天街上不僅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鮮花,有“花神”乘花車游行。
而且姑娘小伙子們也還能借花傳情。
為了湊熱鬧,蔣禹清起了個大早,吃過早飯后就迫不及待的抱著兒子拉著丈夫和師父出門了。
此時街上已是游人如織,熱鬧非凡了。隨處可見的各色花攤,攤上出售的鮮花,芬芳馥郁,萬紫千紅。
景衍從一個小攤上買了一串鮮花編成的手環給蔣禹清戴在了手腕上,與小荊偽裝成的綠手環竟然分外的相得益彰。
他們旁邊一對年輕的小夫妻。
妻子亦買了一束尚沾著露水的,類似于鈴蘭的粉色花朵。
摘下了其中的兩朵花兒小心翼翼別在鬢邊,然后含羞帶怯的問同行的丈夫:“好看嗎?”
丈夫笑著說好看,一面給妻子理了理花朵,使它簪的更穩些。
蔣禹清突然想起了一首小詞“賣花擔上,買的一枝春欲放。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并比看。”
眾人一路前行,觀花賞景。因為景衍生的太好,一路上有不少年輕姑娘對他暗送秋波,甚至還有大膽上前送花的。
蔣禹清初時還覺得好玩,后來心情便有些不太美妙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