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大家先別急著采,我們先認認可以吃的有哪些,若是采到不認識的,就來問我,我就站在這里,你們繞著我,在這一片慢慢找,不要走遠了,等找完,我們再挪地方,好吧?”
眾人齊聲應好。
“千萬不要走丟了啊!”
村里人少,可沒法幫著劇組翻山越嶺的找人,到時候少不得要找搜救隊,說不定就要上熱搜。
顧蘭溪可不希望粉絲群里繼續可憐她,說她吃不上好吃的,才會餓得滿山找蘑菇,結果蘑菇沒找到,自己走丟了,還要搜救隊來找。
一群人往林子里走了一截,附近常見蘑菇基本認了個遍,眾人立刻散開,開始采。
劇組一起出來,就是圖個樂,采多采少,都不是自家的,大伙兒看到哪里多,也不怕其他人發現,立刻就叫同伴來幫忙。
化妝師是個妥妥的e人,平日里給人化妝都要戴口罩,防止距離太近,說話濺口水,是真的特別外向特別健談,沒多會兒,就和村長聊了起來。
“我們這里啊,以前也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靠山吃山嘛,每年專心搞山貨都要賣不少錢,但年輕人哪里耐得住山村生活的寂寞喲!寧愿出去打螺絲,也不想留在家里。看嘛,這么好的見手青,就爛在這山上。”
“他們怎么不趁著出菌子的季節,回來撿菌子賣呢?”
“現在人工培育的菌子越來越多,野生的撿了也不一定能賣到好價錢,孩子們好不容易找到穩定的工作,在城里扎下根來,工作可耽誤不得。”
村長嘆了口氣:“不瞞你說,村子里最健壯的,就要數我們這群老頭子了,就算我們幾個,一天也爬不了幾座山了。滿地都是菌子,最多撿點回去吃吃,再曬干一些,送給親戚朋友,等孩子們過年回來,再讓他們帶點走。”
“就沒有食品廠來山上收嗎?”
“有也沒人上山采啊!”
“可以在網上宣傳,請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過來采蘑菇,食品廠來收購,村里有償提供食宿,大家一起掙錢!”
村長呵呵一笑:“那可不行啊!菌子這種東西,吃錯了是會死人的。人來的太多,缺少管理出了事要負責的。以前我們村子也有年輕人試過網上賣菌子,寄到地方容易壞不說,還老有人買了嘗鮮,又不會做,吃壞了跑來找我們賠錢。”
“那你們可以在出菌子的季節開民宿,讓外地游客過來吃到美味的菌子!”
“這種事早有那些網紅地區在做了,我們這里太偏僻,沒有游客來的。”
顧蘭溪運氣好,找到一個菌子窩,沒多會兒就把自己的布袋裝滿了,兩人一邊聊,一邊找蘑菇,沒多會兒就離她遠了,之后的話就再也聽不清了。
這片林子到處都是菌子,過了剛開始的興奮之后,只剩下機械的勞動。
這片山直接下去就是一條進村的土路,站在坡上,就能看到村子。
顧蘭溪沒了繼續干的欲望,收拾好東西,跟王姨等人打了聲招呼,又在菌子群里打了個卡,說自己回村了,就提著布袋、拎著小鏟子往山下走。
一邊走,一邊順著兩人話頭往深了想。
野生菌一向價格不低,她的mcn公司想要開起來,是不是可以從這方面入手?
打通一條產業鏈,配送鮮貨,或者加工成品,盡量讓外地人安全的享用這季節性的美味……
搞投資搞得多了,她頗有點心得。
一般來講,能解決某種社會痛點的東西,才會長長久久的存在。
被需要,才會有發展,有發展,才能有未來,有未來,才能發財……
正滿腦子發財計,顧蘭溪不知不覺走到了三岔口。
另一條通往縣城的碎石路上,緩緩出現了一行人。
打頭那個,蔫蔫兒的坐在驢子身上,一包著綠色頭巾的大嬸替他牽著驢。
顧蘭溪定睛一看——嘿!不是她家那位,又是哪個?
想起他跟自己說過的“騎驢來看你”,顧蘭溪臉上忍不住露出了大大的笑,隔著老遠,就開始沖著那邊揮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