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偉放下茶杯,身體微微前傾,湊近齊云偉:“您想想,現在漢東是什么情況?沙書記明年就要到齡,去燕京退居二線,劉省長也快退休了。整個省委班子,就差大調整了。按之前的慣例,文部長應該接書記,王省長接省長,唐國富接副書記。可沈青云一來,直接占了副書記的位置,還兼著政法委書記,排名甚至在文部長前面。您覺得這是巧合嗎?”
齊云偉的手指在沙發扶手上輕輕敲擊著,腦子里飛速盤算。
他跟文春林的關系很親近,也算是自己人,畢竟文春林是自己的上級蕭文華提拔起來的人。
當年他能從巖臺市公安局長升省廳廳長,文春林在組織部那邊幫了不少忙。
如果文春林能順利接任省委書記,他的位置只會更穩,甚至有機會再進一步,進省委常委。可沈青云的到來,卻把這盤“穩棋”攪亂了。
“你的意思是,沈青云想爭省委書記的位置?”
齊云偉的聲音帶著一絲難以置信。
畢竟沈青云剛到漢東,連省情都沒完全摸透,就想跟深耕漢東多年的文春林爭,這也太急了點。
“不是想爭,是中央可能有意培養他。”
張曉偉搖了搖頭,語氣肯定:“您別忘了,沈青云還不到五十歲,比文部長年輕近十歲。現在中央一直在提年輕化,像他這樣有履歷、有背景、有能力的干部,正是重點培養的對象。漢東現在問題多,政法系統亂、貪腐案頻發、干部隊伍派系林立,正好是他刷政績的地方。只要他能把漢東的局面理順,下一步接書記,甚至再往上走,都不是不可能。”
這番話像一塊巨石,砸在齊云偉的心上。
他終于明白,沈青云一開始就沒把“整頓政法系統”當成簡單的工作,而是把這當成了“立足漢東”的跳板。
而夏文杰的案子,正好成了對方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
既可以敲打自己這個省廳廳長,又能借機摸清漢東政法系統的底細,甚至可能牽扯出更多人,為后續的調整鋪路。
“不行,絕對不能讓他查夏文杰!”
齊云偉猛地站起身,語氣堅定得不容置疑。
夏文杰不僅是他的老部下,更是他安插在林城市公安系統的“眼線”。
林城是漢東的經濟大市,每年的項目、資金都不少,夏文杰幫他“打理”了不少事,兩人之間的利益牽扯太深。
一旦夏文杰出事,他自己也得跟著完蛋。
張曉偉看著他激動的樣子,無奈地嘆了口氣:“我知道夏局長對您重要,可現在沈青云態度這么強硬,省紀委又愿意配合他,咱們硬攔恐怕攔不住。唐國富跟文部長本來就不對付,現在有沈青云撐腰,正好借這個案子敲打咱們。”
“那你說怎么辦?”
齊云偉的語氣軟了下來,帶著一絲求助。
他雖然在公安系統里有威望,但論起官場的算計,比張曉偉差遠了。
“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夏文杰被抓吧?”
齊云偉說道。
“硬攔肯定不行,得找靠山。”
張曉偉的眼神落在茶幾上的一份報紙上,報紙角落刊登著文春林昨天視察省委黨校的新聞,淡淡地說道:“這件事,還得請文部長出面。沈青云再厲害,也不能不給文部長面子,畢竟文部長是組織部長,管著全省的干部任免,沈青云想在漢東立足,也得需要文部長這邊的支持。只要文部長開口,讓沈青云緩一緩調查,或者把案子交給自己人查,夏局長就能暫時安全。”
齊云偉眼睛一亮,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對,文部長。我現在就給文部長打電話!”
“別著急。”
張曉偉連忙攔住他:“現在打電話太扎眼,萬一被人監聽就麻煩了。您晚上找個機會,私下里去文部長家拜訪一趟,當面說清楚利害關系。文部長知道夏局長是您的人,也知道夏局長出事會牽扯到多少人,他不會坐視不管的。”
齊云偉點點頭,心里的焦慮稍微緩解了一些。
可一想到沈青云早上那副咄咄逼人的樣子,他心里的火氣又上來了:“就算文部長能讓調查緩一緩,可沈青云這口氣,我咽不下去!他剛來就給我下馬威,以后還不得騎在我頭上?有沒有什么辦法,能教訓他一下,讓他知道漢東不是他想怎么樣就怎么樣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