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娃工作室」。
經過大半年的經營,工作室已經由最初的八人小組拓展到了近三十人,且基本上都是同齡的應屆生。
工作室的整個氛圍都充滿了年輕和朝氣,年輕人精力旺盛,日日都像打了雞血一樣。
羅天瑞也將沈慈的精神折射到新員工的身上,工作室的待遇堪比大公司。
沈慈剛走到門口,就聽見里面傳來一陣掀翻房頂的歡呼聲,而這種狀態好像是工作室的常態,沈慈不由會心一笑。
推門而入:“又有什么開心的事兒了?我在門口就聽見了。”
沈慈每個月都會和工作室的人聚餐,新員工也知道她投資人的身份,對于八人組一路走來的經歷更是聽了無數遍,沈慈在他們的心中就是及時雨,是天神一樣的存在。
“阿慈!”婄婄學姐快步迎了上來,拉著她走到人堆里:“你來的正好,我們前一陣舉辦了一個內部的小比賽,員工三人一組,分別設計一個小程序,給我們的項目20增加新的功能,獲勝的隊伍有獎金和帶薪休假,并且設計的功能程序會添加到項目之中,以小組的名字命名。”
“挺有意思的啊,有結果了嗎?”沈慈一臉好奇的問。
羅天瑞在一旁笑著解釋:“本來我們的項目已經近乎完善,能夠添加的東西實在不多了,所以想著只有一組獲勝者。”
“結果沒想到大家腦洞清奇,每一組都完成了一個新的程序指令,所以剛剛我決定給大家都額外發一筆獎金。”
人群里頓時有人躁動起來:“羅總萬歲!”
其他人也跟著歡呼起來。
“大家也辛苦了,我知道這對于你們來說其實很不容易,雖然有的小組做出的程序稍有瑕疵,但是想法和創意都非常的不錯,后期大家再一起優化,是一定可以加到項目里的。”
沈慈看著這一片和諧的氛圍也被感染,當即開口道:“既是被我撞上了,那我也表示表示,我會給工作室每人兩塊錢額外獎金,并且安排大家去艷春山泡溫泉,費用全包!”
員工們驚喜的瞪大眼睛,緊接著又是一陣欣喜的尖叫
羅天瑞幾人了解沈慈的行事風格,對此早已習慣,當下不禁紛紛相視而笑。
會議室,沈慈落座之后從中拿出一疊文件遞給羅天瑞:“合同秦律師看過了,我也簽過字了,二輪融資款這兩天就到賬。”
羅天瑞高興的點頭:“謝謝學妹信任。”
項目二輪融資也只有沈慈一個投資人,她只是按照流程找律師過了一眼合同就二話不說的打款,可見她對于工作室無條件的支持和信任。
有這樣的投資人,是多少創業者夢寐以求的。
他們實在是太幸運了。
沈慈跟他們也已經很熟了:“客套話就不說了,項目進行的順利能夠如期完成就行,錢的事情你們不用擔心,我看工作室也算是小具規模了,等第二個項目成功之后就轉型注冊成公司吧。”
“真、真的可以嗎?”
大家都很驚喜,但同樣的心里也沒底。
工作室和公司完全是兩個概念,成立了公司就說明他們有了自己的企業符號,會正式成為行業內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