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清吶,都怪嬸子,是嬸子不好,不該給他們開門,惹出這么大的麻煩。”
宋婉清擺擺手,掛著溫和的笑意,輕聲安慰道:“嬸子,沒事兒的,這事兒已經解決了,您就別往心里去啦。”
嬸子抬起頭,眼里滿是擔憂,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問:“婉清,那一沓子書,可貴了吧…你就這么給出去了,多心疼啊。你,你扣我工資吧...”
宋婉清嘴角微微上揚,笑著反問:“嬸子,是不是覺得我不該把那些書給出去呀?”
嬸子有些不好意思地點點頭,小聲嘟囔著:“那可是振國好不容易給你弄來的,多金貴吶,就這么沒了,多可惜。”
宋婉清嘴角的笑意更濃了,她轉身快步走進屋里,不一會兒,又拎著一沓子書走了出來。
嬸子瞪大了眼睛,嘴巴張得老大,滿臉的不可置信,驚訝得半天都說不出話來,只是呆呆地站在那里,指著那沓書,喉嚨里發出“呃呃”的聲音。
宋婉清輕輕拍了拍嬸子的手說:
“嬸子,沒事的。這些書啊,我看了六遍,還抄了兩遍。里面的內容我都記在腦子里啦。”
嬸子豎起大拇指,感慨地說:“婉清啊,你好厲害!但我怕他們...“
宋婉清笑笑:“嬸子,他們想看書?可沒那么容易!”
嬸子當時沒聽懂這句話...但她很快就懂了。
——
參考宋婉清的建議,王栓住給知青們定的閱讀標準是,女的一天干夠六個公分,男的一天干夠八個公分。
標準不算高,但是也不算低,工分一天滿分是十分,很多壯勞力干一天也才八九個工分。
只要干完、,就能去大隊部借書看,想借哪本就借哪本,可有一條,書不能帶走,得在大隊部里頭看,還有值班人員在一旁盯著。
政策剛開始還沒一個星期,那幫嗷嗷叫要高考的知青們,就蔫了...
白天上地干一天農活,晚上再去借書看,確實是需要點時間管理和意志力的,不然還真扛不住。
剛開始,趙大勇還真有股子沖勁。他咬著牙,還真干夠了八個工分。
到了大隊部,他挑了本代數,一抄,就抄了一整晚,眼睛熬得通紅,跟兔子似的。
結果第二天上工的時候,整個人就跟那被抽了筋的蝦,無精打采。
干活的時候,手腳也不利索了,一天下來,才拿了五個工分。
五個工分,連看書的資格都沒有,他心里太憋屈了。
到了第三天,趙大勇發了狠,在地里頭拼了命地干,好不容易,又拿了八個工分。
晚上他又跟上次一樣,又開始抄書。這一抄,又是一整晚。
就這么著,他陷入了惡性循環,白天干活沒精神,晚上抄書熬通宵,整個人都快累垮了。
——
嬸子看這幫知青得了報應,拍著大腿直樂呵,嘴里一個勁兒地夸:
“振國媳婦啊,你這招整治他們的法子可真是高,就跟那諸葛亮使計似的,把他們都給治得服服帖帖的。”
宋婉清輕輕嘆了口氣,眼神里透著一絲惋惜,“其實啊,這本來也是個好機會,可惜啊,他們沒抓住...”
其實啊,只要他們不那么貪心,幾個知青合伙抄,合伙看,輪流著來,這樣既能把書看了,又不用那么累,可這些知青把曾經的同學都當成了競爭對手,一個個都防著對方,哪肯合作。
很快到了十一月份,高考報名的時間到了,可宋婉清的報名材料,卻被卡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