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帆不問花多少錢,用多少人,他只看結果,只要能造出大船來,那就算完成任務。
聽到這話,四人皆是一陣沉默。
沒有造船的船塢,索性就自己造。
這樣的底氣,可真是財大氣粗啊。
算起來,好像他們幾個,才是這清河郡中傳承已久的大宗門,可論底蘊方面,他們可能加起來也比不上小風莊。
沒辦法,這郡城里最賺錢的坊市盡皆是小風莊名下,說是日進斗金可能都是謙虛了,僅僅這一處產業的收益就難以估量。
除此之外,他們還手握幾座高品質礦脈,從采礦到煉鐵再到打造兵刃,已經形成了一道完善的產業鏈,放眼整個清河郡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甚至墨刀門都要從小風莊那邊采購墨刀。
這可是貨真價實的軍火買賣,用暴利二字不足以形容。
這還不算完,小風莊商業實力強,工業實力強,也就罷了,可他娘的他們種地都種得比別人好,這可上哪說理去?
這一點,岳靈霏可是親眼所見。
小風莊的農戶們種植了一種名為玉蜀黍的作物。
一開始大家還不以為意,可這半年過去,那些播種下去的玉蜀黍已經長成了一人多高,成片成片的綠油油,漫山遍野,看上去就生機勃勃。
雖然現在還沒到收獲的季節,可秸稈上已經結出了青色的嫩玉米,一個秸稈上能掛兩個玉米!
他記得當時陳長帆掰了一些鮮嫩的嫩玉米給妻女帶回去,一半烤著吃,一半煮著吃。
岳靈霏吃了兩根,香的舌頭都要掉了。
除了商業、工業、農業,小風莊還有……哎呀太多了,這幾人想得是一陣心煩意亂,感覺自己是處處都沒法跟小風莊比。
“諸位,書院、醫館、新兵營這些事項一直是你們在做,如今進展如何了?”
聽到陳長帆這話,蕭素塵終于是挺直了腰桿,道:“開蒙書院,清河書院,大同書院已經落成,分別對應的少兒開蒙,青年研學,儒生培養等方面,如今已有稚童800,青年200,超凡苗子10余人。”
“不錯,蕭閣主功德無量。”陳長帆贊道。
教育乃是投資于未來,可能眼下的幾年甚至十幾年不會有什么變化,可長遠來看,益處良多。
“醫館開設10家,其中郡城2家,其余分布在各縣。”白薇簡意賅說道,可眾人知道,將醫館從郡城開到縣城,中間也是頗為不易。
“新兵營這邊,有岳門主與我一起操練士兵,如今頗有成效,這第一期的一萬士兵,勉強算得上是訓練有素。”
周醒說的還算保守,這兩千士兵并不是各大門派的弟子或者軍士,而是從整個清河郡范圍內招募而來的鄉勇,能夠訓練到這樣的程度,已經是十分出類拔萃了。
要知道,許多地方武裝力量,僅僅是糾集了一群烏合之眾,哪有新兵營訓練這一說。
而這新兵營的一萬士兵,雖然還未經歷過戰爭的洗禮,可是在幾個月的特訓當中,也是形成了一股不弱的戰斗力。
陳長帆滿意地點了點頭,有了這一萬軍士,可以做的事情就很多了。
“如今清河郡百廢俱興,各方面頗有成效,我們也可以把目光往外看看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