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七月中旬,邊關再次傳來了好消息。
葉鵬飛和龐彪大敗剌惕部,扎那被迫帶著兩千殘兵退回羅卜,曲先和安定恢復了平靜與安寧。
為了防止扎那反撲,葉鵬飛和龐彪都未歸京,而是繼承駐守在邊關。
與此同時,敗走的扎那十分不甘,他想到了之前賄賂他的吳紹,幾十萬的金銀珠寶都往他懷里送,如今來了一個龐彪和葉鵬飛竟然讓他顏面盡失?
為了報仇,也為了血恥,扎那集結了十萬兵馬,再次圍困曲先和安定,他向大魏要求五百萬兩的賠償,否則就要大舉入侵。
消息很快傳入京城,面對扎那的挑釁和無恥的要求,朝廷分成了兩派。
一派是主戰,一派是主和。
主戰的要求增兵曲先,主和的認為扎那不過是一時之氣,他們可以利用拖延戰術,消耗扎拉的糧草,然后逐漸降低扎拉的要求。
五百萬兩是不可能給的。
但是五十萬兩可以考慮。
否則十萬韃子鐵蹄,極有可能連破曲先和安定,到時候南下就成了心腹大患。
未免在朝堂上爭論不休,皇上召集內閣商議。
他第一個詢問王茂道:“你是如何想的?”
王茂道:“韃子善戰,但十萬兵馬已是剌惕的主力部隊,一旦被打散潰敗,剌惕部必將被周圍的勢力瓜分,扎那不會愚蠢到自討苦吃。”
“主戰,需從京城調兵三萬增援,一時半刻還到不了曲先。”
“主和,勝仗是我們打的,理應我們索要賠償才對。”
“所以我選第三種辦法。”
皇上問道:“什么辦法?”
其他大臣也都豎起了耳朵,王茂到底有沒有本事,不全靠皇上抬舉,也要看他是否真的能拿主意。
王茂繼續道:“拖。”
“表面主和,實則主戰。”
“派遣使團前往曲先的同時,調兵增援。扎拉屯兵十萬,糧草消耗巨大,我們拖上兩個月,等真正開戰的時候,扎拉就算發現上當了也不敢久戰。”
“如此,曲先之困必解。”
皇上滿意地點頭,面對那等無恥的韃子,自然是不能講什么道義。
“你們呢,你們還有什么辦法沒有?”
皇上看向高策等人,希望聽聽不同的意見。
高策道:“王大人的這個辦法雖好,卻也只能解一時之困,來年春天,韃子必定會卷土重來。”
王茂道:“韃子野心勃勃,覬覦我大魏國土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除非將他們滅國,否則誰也不敢保證能把他們一次打服了。”
郭永長道:“王大人說的對,先答應和談,穩住扎那。等我們的援兵到了,他要打就打,還怕他不成?”
高策驚訝地朝郭永長看去,他怎么能幫王茂說話呢?
可郭永長卻不看他,而是平心靜氣地看向皇上。
陸華榮道:“能將韃子打到滅國的天才將領,可遇不可求,而鎮守一方的將士能守住城池已非易事。”
“扎那先是敗逃,如今折返還厚顏無恥地要求賠償,無非是以為邊關的將領都跟吳紹一樣,不敢決一死戰。”
“所以我們表面要求和談,他一定會相信,這便是我們反撲的機會。等他發現我們決心要戰,真正要擔心的人便是他而并非是我們。”
“皇上,王大人的計策絕妙,可以立即實施。”
其他大臣也出聲附和,本來以為只有一個選擇,還擔心起爭執。
既然可以兩個選擇一起實施,那還怕什么?
皇上聞,當即便道:“既然你們都同意王茂這個辦法,那就去辦。”
“至于帶兵增援的人選,你們每人寫一封舉薦的折子上來。”
大臣們紛紛應聲,隨后便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