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黃來福拉上五寨堡商賈們運糧,但以大明此時的路況,千里運糧,非常艱難。所以那些商賈們,便沿著各鎮,聯系了很多各地商人,沿途設立了許多供糧點。延綏鎮城內,由于軍馬眾多,每年都需要大批地糧食馬料,所以向來是糧商們的云集之地。在這里,五寨堡商人們,早己聯系了當地的幾家大糧商,以為黃來福供糧。黃來福也準備在這里補充一些糧草。
聽了黃來福這樣說,楊參將很是歡喜,當下他道:“那便委曲黃軍門了。”
軍門是此時下屬對總兵的稱呼,黃來福只是個副總兵,還配不上軍門的稱呼,不過楊參將為了拍黃來福的馬屁,便稱黃來福為軍門。
五寨堡斥侯兵,早己把鎮城附近,可以扎營的地方詳細報告給黃來福,在西邊方向,離鎮城幾里遠的明堂川河,后世叫榆溪河邊可以扎營。這條河,和西面流來的黑水河在南邊地銀川堡匯合后,便成為大名鼎鼎地無定河。
當下五寨堡軍隊,便在明堂川河邊扎營,輔兵和戰兵們一樣動手,忙個不停。后面跟上來的商隊們,也紛紛聚在軍營下游,取出自己地帳篷扎營,河邊一片的人叫馬嘶聲。
大明軍隊野外扎營,條例己經非常成熟,五寨堡軍隊平時的訓練,早己演練多時,很快,一座完善的營地,便出現在眾人眼中。
只見軍營四周都是臨時的木墻,木墻分為兩層,每層都有木板,木板上層可以讓士兵巡邏放哨,下層可以存放防御武器和讓士兵休息。
營地內,按每局百人分布,一局為一營區。營帳兩兩相對,在營帳的周圍和營區之間都有排水溝。每一營區還挖有一個公共廁所,廁所的位置離水源和貯藏糧食的地方有一定距離,但離營房不遠,方便官兵上廁所。扎營后,嚴禁士兵在各個營區之間亂竄,本營區以內也不許各個帳篷亂跑。
軍營內己開始準備晚上的晚飯,不時冒出裊裊炊煙,黃來福則是換上便裝,帶了江大忠等十幾個家丁,出去考查延綏鎮當地的情況,黃來福在五寨堡出之前,己經了解了沿途一些情況。
依黃來福后世電腦資料,眼下的延綏鎮城一帶,后世稱為榆陽區,面積有70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0萬畝,林地494萬畝,牧草地328萬畝,以榆溪河水系為主,遍布大小河流百余條,可利用的土地資源較多。條件可說是比五寨堡好多了。
特別是榆陽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區內有探明原煤儲量300億噸,且為優質環保煤。另還有國內外罕見的精品巖鹽礦藏,探明儲量達1.3萬億噸,可以大規模地用于民用或工業上。在大明朝,這鹽可是非常寶貴,這鹽礦開出之來的話,就了。
不過此時的延綏鎮城附近,只是以軍隊商業為主,商賈們云集鎮城一帶,供應軍隊所需,農業、牧業及礦業的開很淺,特別是眼下延綏鎮大旱多年,沿著明堂川河邊的田地大多拋荒了。除了那些衣著光鮮的商人外,那些見到的民戶及軍戶們,大多是面有菜色,衣衫襤褸。
這個延綏鎮城一帶,位于兩道長城之間,算是風沙草灘區了,舉目所望,地勢平坦。或許是連年干旱風沙,就是明堂川河邊,都是多沙石,不時可見胡楊及紅柳樹,和后世的榆陽滿是綠意一點不同。
“如果是自己來鎮守延綏,該如何開建設此地呢?”
看著慢慢西落的太陽,黃來福心想。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