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萬歷帝敕諭天下,說與百姓:“目今禾苗盛長,都要趁時耘耕,毋得怠惰。閱”
此時,五寨堡各個農場中都開始了澆水追肥的工作,立時各處一片忙碌。
相比手下人的一片忙碌,黃來福這些時間倒顯得輕閑,他的事情都已經交代給手下人去辦了,該怎么樣,也不需要他去操心。
進入五月這段時間,黃來福是在忙著另一件事。
父親黃思豪到6月份就要退休了,到時自己就要去兵部報到,進京替職千戶一職。對于這些替職的舍人,到時兵部除了核察其品性外,還有可以會核察其家庭或是本人的武歷,有時還會要求比試,看這個替職舍人是否刀槍弓馬嫻熟,要取得合格的成績方可批準繼承。比如說射箭,就要求距離五十步時,射十二箭命中六箭才為合格。
此時大明的衛所制雖然敗壞,但基本的體制還在,想要順利替職,倒也不可怠慢。進入五月后,家中就為黃來福將要進京的事準備開了,而黃來福則是整天在埋頭騎馬射箭,練習武藝。
五月十日時,千戶宅還生了一件喜事,鎮西衛衛學的錄取名額下來了,黃來福弟弟黃靈斌考取了鎮西衛衛學中的廩膳生。
這廩膳生可不簡單,一般而,衛學中的學生分為三等,一等生叫“廩膳生”,只有幾人,每月可從文廟領取廩米6斗,是最優秀的學生。二等生叫“增廣生”,就沒有糧食可領了。第三等稱為“附學生”,是最普通的學生。
廩膳生待遇這么好,自然是人人想進,特別是那些衛所中的軍官子弟們。
不過這個做手腳,走后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衛所中設的儒學,衛學諸生的錄取名額都是由地方政府下達,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系統。那些文人是不屑于和這些武官們拉關系的,更不要說走后門了。考得進考不進,確實都要靠自己的本事。
黃靈斌身體瘦弱,替職千戶、操持黃家都不行。不過好在他喜讀書,進衛學,將來搏功名,是他最好的出路了。
接到這個通知后,千戶宅內的人都很高興,黃靈斌的母親,二娘劉氏更是笑得合不攏嘴,眾人都在商議,黃來福六月就要離堡進京了,到時兄弟二人是不是取道岢嵐州,一起到鎮西衛去?
黃來福進京有兩條路,一條是經山西鎮寧武關到太原,再到北京。一條是經岢嵐州到太原,再到北京。最后確定的路線,自然是經岢嵐州到太原,再到北京這條路。
一是大哥要送弟弟出門,順便看看弟弟的學校怎么樣。二是顧千戶和顧云娘離家這么久,到時也該一起回去了。還有,黃來福和顧云娘的親事是定在九月九日,這個女婿成親前,是不是應該到丈母娘家去拜會一下?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
談起這個事,黃來福是若無其事,只有顧云娘羞得滿臉暈紅,將頭埋在楊氏的懷里,不敢抬頭看眾人。
就要離堡出門了,以后將自己一個人過,黃靈斌是又緊張又興奮,私下和黃來福說起這事,有點怕怕的樣子,黃來福拍拍他的肩膀,安慰弟弟不用怕:“到時如果有人敢欺負你,你就寫信告訴大哥,大哥為你撐腰。”
※※※
除了千戶宅的事外,大明朝在這些時間里也生了一件大事。
五月初,大明甘肅副總兵李聯芳在甘肅、青海交界的地方陷于蒙古軍隊的埋伏,力戰身亡。消息傳到北京后,眾情激奮,大部分官員都主張停止互市,興兵討伐。蒙古順義王扯力克也作好了戰爭的準備,渡過黃河,準備和大明開戰,情勢一觸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