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瑯琊郡鎮守,同時又是武科舉中的副主考官。
擂臺比武他或許權利不如王泰,但是在文試閱卷上,他擁有相當大的自主權。
在最后一刻塵埃落定,水落石出之前,楊紀根本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可是,他如果真的這么干,那真的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了。這種事情,各郡可是還從沒有過。”
潘辰低著頭,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那天比賽的歡呼聲你也聽到了。我敢打賭,在這個擂臺上,從來沒有一個人像你這么受關注。如果你突然丟掉武魁首的位置,這絕對會引起軒然大波的。”
“慣例就是用來被打破”
楊紀嘆了一口氣,道:“而且,他是主考官啊!”
房間中的氣氛壓抑了許多。各個郡,如果能拿到武試第一名,基本上都是十拿九穩的武魁首,這都算是默認的規矩了。
眾人本來覺得楊玄覽不至于敢打破這個所有人遵守的規矩,但是想起楊紀被剝奪武科舉的資格,宗派名單第一天交上去,第二天早上就發回,直接除名,就又覺得楊紀的擔心并不見得就是多余了。
以楊玄覽的行事風格。這種事情是絕對做得出來的。
“應該不至于吧?”
藺青嫣道。女人心思總是趨向于從好的方面去思考,然后這一次連她自己都不太相信了。
“能不能順利拿到武魁首的名頭,這幾天就會見分曉了。希望不會出現那種情況吧。”
楊紀抬起頭來,眼中閃過一絲深深的憂慮。
現在唯一能指望的,也只有王泰王大人了。從向王弦求助開始,再到苦讀王泰的《武略》。再到登門排訪,再到武殿文試
楊紀只希望自己的表現能給王泰留下深深的印象,讓他特別留意一下自己,不要讓楊玄覽得逞。
但是到底有沒有效果,楊紀自己心里也沒有底啊
時間慢慢過去,瑯琊城中的考生越來越少。繁華落盡,越來越多的考生開始返回原來的宗門,或者是村莊。
當楊紀還在武圣驛站中等待著最終消息的時候,整個瑯琊郡的文武官員卻是一片繁忙。
武殿比試正式結束。文試的閱卷按照規矩,就要正式開始了。
文試的地位并沒有武試那么重要,但同樣份量驚人。是裁定武科舉十二名武秀才最終名次的重要依據。
和很多人想像的不同,這次閱卷完全是獨立閱卷,不受武試的影響。必須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在不成見的情況下,將所有考生的試卷全部評定名次。
每一份文章都需要反復評定!
這注定很個非常忙碌的時期。
按照文試閱卷的規矩,文試閱卷采用交叉閱卷的方式。早期先是由所有的文、武官員評定。然后再交由王泰和楊玄覽兩位主考官閱卷。
在這個過程中,兩位朝廷的主考官擁有相當大的自主權。在這個過程中。基本上兩位主考官不存在正副的,雙方之間互相保持尊重。
能擔任朝廷的武將,這本身證明了兩位主考官的能力。所以在這一方面,朝廷對兩位主考官的能力是保持絕對信任的。
正是五月的時候,瑯琊城中處處都是槐花的芳香。
瑯琊城中央,重重的重兵把守下。一座暗色的大殿矗立,釘鉚的大門打開,里面是一名名坐在成排的金屬桌案前文、武官員,一個個滿頭大汗,正緊張的批閱著幾千考生的試卷了。
一個個連汗水掉到茶杯里。喝到嘴里都不知道。
文卷的批閱有時間的限制,在數天的時間內必須全部完成,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大殿之中一片寂靜,只余批閱試卷的聲音。
大殿的上首,正對著成排的文武官員,珠簾撩起,王泰坐鎮單獨一間審閱間,監督整個考場。
“文采不錯,書法風流,可惜,毫無思想,唉”
王泰看完手中的幾張試卷,嘆息一聲,將這名考生的文章壓到一旁。武科舉不是文科舉,哪怕涉及到文試的部分也是不一樣的。
書法風流,文采翩然,毫無用處。沒有思想,沒有真知灼見,在考試中毫無益處,只有落榜一途。
王泰嘆息一聲,看了一眼旁邊厚厚的幾堆試卷,這都是下面的文武官員初步篩選出來的。但是真正能入得了王泰這位老將軍法眼的寥寥無幾。
揉了揉眼睛,王泰召過旁邊的都尉,一指金屬桌案上疊得高高的試卷:
“拿下去吧。”
“是!”
都尉會意,揮了幾名甲士,將試卷搬了下去。
批閱試卷是很耗腦力的,甚至比戰場拼殺還要耗神。不過這一切都快結束了。文試的批閱到現在也差不多結束。
“等文試的名次排定,這次的瑯琊之行也就差不多結束了。這次能發現幾名天賦驚人的后起之秀,對于朝廷也算是有個交待了。”
王泰拿過桌上的剛泡的鐵觀音,輕輕啜了一口,心中頗感欣慰。(未完待續。。)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