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風起隴西 > 第十一章 友情與仇恨

                第十一章 友情與仇恨

                夜已二更,這間位于丞相府西翼的房間仍舊不曾舉燭。稀薄的月光從窗格縫隙流瀉而入,略微稀釋掉幾絲粘滯的黑暗,成為屋子里唯一的清冷光源。一縷輕煙從墻角一尊蟠虺狀的紅銅香爐裊裊升起,在空中勾畫出逶迤盤旋的軌跡,宛如一條解脫了束縛的飛龍,久久不散。

                李平平靜地端坐在茵毯之上,兩只手擱在微微凸起的小腹,右手食指緩慢地摩挲著左手手背,目光凝固于案前茶碗釉青色的弧線。一位仆役走上前來,掀開蓋子,將剛煮好的茶水倒進茶甕;深褐色的水激入甕底,一股淡雅的茶香飄然涌出。李平的表情在升騰的霧氣中變的有些模糊不清。

                “大人,茶已經煮好了。”

                李平沒有說話,只是揮手讓下人退下,然后為自己倒了一杯,慢慢地啜了一口。略帶苦澀的香氣在舌尖繾綣,讓他在一剎那沉醉在莫名的感動之中,不由得雙目微闔,身體微微顫動,四肢百骸說不出的愜意。他一直不太確定,品茶的樂趣究竟在于茶水本身還是那種一瞬間超離俗塵忘卻世故的輕松感。

                窗外的月光清澈依舊,李平擱下杯子,捋了捋自己斑白的胡須,唇邊不經意滑出一聲微弱嘆息,胡須是一個男人的年輪,里面承載著一個人一生的際遇沉浮,也記錄著時光洪流一去不回的感傷,逝者如斯夫……自己已經四十九歲,還差一年就是夫子所知天命的年紀了。右手輕輕朝下捋去,指肚輕柔地滑過每一縷胡須,每一縷都讓他思緒翻卷不已,彷佛翻閱著已然泛黃的史書,懷舊的思緒宛如靜謐潮水般將這位蜀漢中都護逐漸淹沒……

                認識孔明有多少年了?

                李平至今還清楚地記得,他與孔明的初次會面是在建安十九年的成都。那時候他叫李嚴,只是個川中的降將,而孔明則是先帝麾下的軍師中郎將。李嚴當時和其他劉璋舊部一樣心中揣揣不安,不知在新政權下自己的位置究竟會是如何。所以當聽說孔明將以劉備特使的身份前來安撫他的時候,李嚴第一個反應是緊張,以及由緊張而生的惶恐。

                出乎意料,孔明一進府邸就主動趨前,微笑著攙起拜倒在地的李嚴,親切地稱呼他的字“正方”。這位三十四歲的中郎將有一種溫軟的親和力,輕易就化解了他的不安。此前李嚴從未見過一個人的雙眸如此生動地表達出這個人的心意與胸襟。孟子有一句名“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實在是最佳的注腳不過。

                孔明對李嚴說,劉備希望李嚴和其他舊部能夠明白,他對于川中舊將是異常重視的:沒有任何猜疑,也不會采取什么抑壓措施;正相反,新政權的鞏固還需要倚重他們這些老臣,他們將是劉備政權的基石。孔明的聲音如風吹浮砂,細膩緩慢,彷佛每一個字都是經過深思熟慮。這番話最終解除了李嚴的緊張,他不知道這是因為劉備的保證還是孔明的聲音本身具有的魅力,不知不覺間自己就被說服了。

                公事談完,孔明又與李嚴暢談了半日。他們發現彼此之間有很多共同點,尤其是在治國理念上:兩個人都堅信儒家德治只是宣傳上的花哨;真正能夠匡扶綱紀、整肅國政的惟有法家。當談到新劉政權何以自持的時候,兩人不約而同地齊聲說道:“律科!”然后彼此相視大笑。

                后來李嚴聽說,孔明回去以后對他的評價是:“人如其名,人如其字。”很快,李嚴被封為興業將軍,并被孔明指名參與蜀科律條的編撰工作。那一段時間的共事真是讓人難以忘記……

                ……李平強行把自己從懷舊的思緒中拉出來,卻忘記了自己唇邊那一絲天然的笑意。手中的茶碗邊緣依然發燙,熱氣兀自蒸騰,茶香裊裊散出碗口,撲入鼻中。李嚴深深吸了一口氣,把自己再度沉浸在這沁人心脾的氤瘟氛圍之中……

                ……章武三年,永安宮。李嚴垂手站在寢宮門前,雙肩低垂,面沉如水,目光卻注視著宮前的衢道。在他身后的大門內,蜀漢開國之君劉備正安靜地渡過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李嚴是在章武二年的十月被召到白帝城勤王的。在出發之前,他還是犍為太守,到達白帝城后,他卻意外地被劉備任命為尚書令。這個任命讓李嚴既興奮又驚訝:興奮的是“尚書令”位卑權重,能夠擔當此任者莫不是皇帝的親信之人,乃是極大的殊榮;驚訝的是,李嚴一直覺得自己雖然備受重用,但畢竟是降將,無論資歷還是政治面貌都不夠資格擔當此任。

                尤其讓他掛心的是,身為丞相的孔明知道此事后又該做何想?要知道,朝野都認為“尚書令”這個位子孔明該是實至名歸的,對此李嚴一直有種歉疚感。而在嗣后的幾個月時間里,孔明與他之間全是公函來往,李嚴也無從揣摩他的態度。

                到了章武三年初,劉備病情日漸沉重,孔明立刻趕往白帝城。李嚴一想到即將要以“尚書令”的身份面對他,就有些忐忑不安。他曾經問過自己是否會主動讓賢,答案是否定的;在自己當“尚書令”的這幾個月里,李嚴感覺到周圍人看自己的眼神都截然不同了,他從中感受到了一種成就感的滿足。

                這時候從遠處的黑暗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李嚴急忙抬起頭去,只見一輛輕便馬車從西方疾馳而來,馬車的一角高高豎起一面金邊紫底龍旗,這是最緊急的通行標旗。馬車直接開到宮前,然后孔明從車中匆忙地走了出來。李嚴注意到孔明滿身的灰塵,紛亂的鬢發以及那雙急切、疲憊的眼睛,顯然他是一口氣從成都飛奔而來,換車不換人。

                “孔明……”李嚴迎了上去,欲又止。孔明第一句話就急切地問道:“主公何在。”李嚴把要說的話咽了回去,無聲地指了指身后的大門。孔明低聲說道:多謝正方。”然后急步邁進宮去,李嚴感覺到稍松了一口氣,也隨著孔明而去。

                劉備吃力地抬起頭,看了看垂頭在榻前的孔明,又看了看跪的更遠一點的李嚴;大約是意識到自己大限將至了,這位梟雄眼神異乎尋常地平靜。他輕微地咳了一聲,枯槁的右手蜷縮起來,把視線轉向陰冷的天花板,緩緩說道:

                “君的才能,比起曹丕來要強十倍,一定能夠成就一番大事……”劉備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語調如常,“如果我那兒子成器,就請盡心輔佐他;若他不成器,那就還不如讓你來統治這個國家的好……”

                劉備聲音雖低,聽在孔明和李嚴耳中卻有如霹靂雷霆。跪在旁邊的李嚴清楚地看到孔明全身一震,撲通一聲全身伏在地上,顫聲泣道:“微臣怎么敢不盡效犬馬之勞,盡心輔佐少主,至死方休。”

                李嚴這時心中猛然突地一下,他注意到,劉備的眼神越過孔明的肩頭朝自己看了一眼。雖然只是短短的一撇,其傳達的意義卻再明顯不過。李嚴只覺得自己的背上也被汗水溻透了,全身僵硬在原地動彈不得。

                “正方。”

                劉備又輕聲呼喚道。李嚴趕緊趨向榻前,與孔明并肩而跪。劉備徐徐道:“朕封你為中都護,都督中外諸軍事。從此以后,你和孔明二人就是我托孤之臣,漢室復興的大業,就著落在你們肩上了……”

                李嚴口稱遵旨,卻不敢轉過頭去看孔明的表情。他現在已經是掌管中軍與外軍的中都護了,控制著整個軍隊大權,儼然成為整個蜀漢唯一能與孔明分庭抗禮的實權人物。劉備的用意不自明,不愧是一代梟雄,臨終前也要下如此的心機。李嚴感覺到一種極為矛盾的情感在心中滋生開來。

                次日清晨,劉備駕崩。李嚴找到孔明,對他說自己資歷與能力皆不能勝任中都護之職,情愿交給孔明,自己回去繼續做太守。孔明嚴厲地盯著他看了半天,才大聲斥道:“正方,你怎么能說這樣的話!先帝新死不過一日,怎么你就把他臨終遺拋諸腦后了?現在天下局勢未定,你我同為托孤之臣,此時若你甩手而去,我獨木豈能支撐漢室大業?這是該精誠合作,軍政兩道并行戮力的時候才對啊正方!”

                李嚴發覺,他第一次對孔明的眼神感覺到了迷惑,以往那對透徹的眸子如今卻不那么容易看透了……

                ……軍政兩道,并行戮力,呵呵。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