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田駿下定決心要加大對北平城的移民政策。
于是多田駿托關系在日本本土的報紙上刊登了一則極具吸引力的廣告:“任何日本家庭遷入中國北平城,都將享受包分配房屋、田地、工作等眾多優惠條件!”
這一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日本本土引起了軒然大波。
許多在日本本土生活艱難、無法維持生計的日本人,在多田駿優厚的移民政策誘惑下,毅然決然地選擇背井離鄉,來到中國北平城重新開始生活。
從
1940
年
12
月到
1941
年
7月在這段期間內,在多田駿的移民政策推動下,大量日本僑民如潮水般涌向北平城。
短短數月間,就有將近
7
萬人、2800
多戶日本家庭成功移民至北平城。
這股移民潮給北平城帶來了巨大的住房壓力。
由于人口的急劇增加,北平城內的住房變得異常緊張,房價和房租也隨之飆升。
許多原本在北平生活的人,因為無法承受高昂的生活成本,不得不選擇離開這座城市,前往其他地方尋找出路。
有些人選擇去其他城市謀生,而有些人則干脆舉家回到鄉下,投靠親戚,以維持生計。
在北平城的鬧市中,有一家叫閆氏書齋的書店坐落于此。
這家書店的店面不大,大約只有五六十平方的樣子,但店內卻擺滿了琳瑯滿目的書籍、筆、墨、紙硯等文化用品,布置的古香古色,非常有韻味。
在一個略顯陳舊的椅子上,一位戴著眼鏡的年輕男子正坐在柜臺后面,噼里啪啦地撥弄著算盤,嘴里還念念有詞:“唉,這該死的世道,這個月又賠了。”他一邊算著賬,一邊無奈地嘆息著。
就在這時,店門突然被人猛地推開,發出“砰”的一聲巨響。
一個漢奸翻譯官帶著一隊鬼子憲兵如狼似虎地闖了進來。那漢奸翻譯官一進門,便扯著嗓子喊道:“閆算盤,還在算賬吶!你呀的也別算了,以后這家店鋪加上后面的屋子,全都歸日本人了,日本人看上了書店。喏,這十個大洋是貨款,以后這鋪子和后面的屋子就歸日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