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出兵馳援秦州,朝堂上分成兩派,爆發了激烈的爭吵,為此暗流洶涌,也有許多人悄無聲息地死在這場爭端之下。
最后還-->>是他父親左今也力排眾議,不惜得罪陛下和虞太后,才讓丘萬鈞帶兵出征。
從這些事情來看,父親沒有錯。
但何不凝無法說服自己的是,既然父親已經暗中前往秦州,為何不在鬼戲班班主進階血祭之前就出手阻止,偏偏要等到他進階之時。
墨硯書說的‘順水推舟’和‘坐收漁翁之利’,何不凝無力反駁。
墨硯書瞇眼瞧著何不凝,又加一把火,“你莫要把你爹想得那般無私和清正,你爹把持朝政,朝廷上下都已是他的人,若是他想要再進一步,易如反掌。但他始終待在丞相的位置上,兢兢業業地輔佐陛下,表現得沒有半點私心,是一代忠臣,但你是否想過另一種可能?”
何不凝抬頭看向墨硯書。
墨硯書直不諱,“天下有難,百姓罵的都是朝廷,是陛下昏庸無能。但若有好事,人人都對丞相大人歌功頌德,你想過這里面的門道嗎?”
何不凝拳頭緊握,他想過,他怎么可能沒有想過這種可能。
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陛下無論做什么好事,在百姓心里,多少都會認為是理所應當的。
但若陛下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妥,百姓定會在背后罵陛下是個昏君。
如今虞太后垂簾聽政,丞相大人監國,何不凝在秦州的時候就發現百姓都覺得虞太后是個壞的蠢的,若無丞相大人,大玄早就亡了。
可實際上,有些政令推行不順,或適得其反,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并非是虞太后蠢壞,陛下無知,這里面也有父親的責任。
到頭來,挨罵的就只有虞太后和陛下,人們只會同情丞相之艱難。
若是政令推行順利,好名聲也全都落在丞相頭上,都覺得大玄有丞相是大玄之幸。
正是因此,他父親才能在巫廟被廢之后,在短短二十年間就成為了比肩巫娘娘的存在,讓各地巫廟都被改建成丞相祠。
之前何不凝可以忽略一切,可以自我說服,告訴自己他父親這么做雖然有些虛偽,但都是為了大玄,為了天下,即使道貌岸然,但也沒有傷害誰,一心為了百姓。
可這次秦州的事情,踏過了何不凝心中的底線,讓他堅信的一切開始動搖。
“事到如今,似乎也沒別的選擇了,我父親他已經半只腳踏入七層,古往今來第一人,他是最有可能終結一切的人。”
墨硯書搖頭冷笑,“是啊,滅了天下所有人,讓這天下只有鬼怪,也是一種終結,妙哉!”
何不凝眉間川字漸深,他知道墨硯書的意思,只是六進七就犧牲了秦州百萬生靈,再往下走,恐怕這天下所有人都無法存活。
“所以我才來找你,望你能助他一臂之力,只要他能擺脫血咒影響,穩定在七層鬼神境,最起碼可以先把所有七層之下的鬼怪全部吞噬!以后的事情……慢慢來!”
墨硯書盯著何不凝,“你知道的,我活著,就是為了換左今也死,你敢把筆交到我手上,我就敢用我這條爛命寫死他,不信,你便試試!”
“小師弟,其實你不是非要違背良心去協助你爹,你還可以有另一條路,另一條干凈的路。”
何不凝抬頭,盯著墨硯書似笑非笑的雙眼。
“去找她吧小師弟,只有她,才能給你你想要的太平盛世。”
何不凝沉默不語,暗牢內靜謐無聲,只有燈籠里的燭火,飄搖不定。.b